陆怜生与这位贫穷的徐先生相识,大概是在三年前,哪怕时至今日,他依然很穷,因而朱颜才喜欢戏称他为穷先生。
宏历八十六年,春。
这位姓徐的先生带着为数不多的盘缠,来到北峙城,他花光盘缠,买来笔墨纸砚,当街便画起了字画。
他的字笔力遒劲,却仍形体流畅,不失美观,形神具备。
山水画则泼墨挥洒,气势磅礴。
按理说也确是佳品,只要价格合理,并不愁没有买家。
但他却非要定价一副五十两,分文不让,还扬言五十两得是知己价,否则便要五百两一副。
有钱人也非人傻钱多,对他们而言五十两虽买不到名家大作,但买两幅小有名气的字画,总是不成问题。
傻子才会用五十两,买这个籍籍无名之辈的字画。
初春时节,气候适宜,哪怕到了晌午也并无热意。
半天过去,街上众多摆摊的小贩,多多少少都有了一笔收入,只有这位卖字画的分文未赚。
一连数日,纵使这位徐先生,连花一文买馒头的钱都没了,也死活不肯降价。
平日里,陆怜生必是大门不出的,可凡事也必有例外,比如朱颜生辰。
早间集市人声鼎沸、车水马龙,城南有条小吃街,汇集了江州各地美食。
每每朱颜生辰,必要把那条街上的江米切糕、花生糕、糖葫芦、笋肉馒头等吃个遍。
这些小吃风味独特,但只能靠薄利多销,因而此处摆摊地租便宜。
“哥,我要那个小猪糕。”朱颜奶声奶气地说到。
这些卖糕点的,为了在这个小市场中抢到生意,也是各出妙招。这个小摊的糕点味道平平无奇,便靠样子吸引客人,糕点做成了十几种动物的形状,最是招孩子喜欢。
而在这个糕点摊位旁边,一个卖字画的摊位,一下子显得格格不入。
陆怜生虽不了解字画,但也曾看在书中看过,前朝第一书法大家柳长卿的几幅名作,在自己一个外行人看来,这些字仅仅只是微逊几分,仍是不可多得的佳作。
老板看起来像位三十多岁的书生,不过一身长衫破破烂烂,脸上胡子拉碴,蓬头垢面,想来多时没有清理。老板躺在摊位后面,瞟了眼陆怜生,便又合上了眼,毕竟一个孩子又怎么可能会是他的客人。
“先生,您的字画怎么卖?”陆怜生以一种恭敬的语气问到。
旁边卖切糕的老板,马上说道:“孩子,别理他,这可是个怪人。”
“你叫我先生?”
“懂的多的读书长辈,我都会尊称一声先生。”陆怜生说到。
“你怎知我懂的多?”
陆怜生拿起一幅字,道:“这幅您临摹的是柳长卿的云亭帖。”
接着又拿起一幅画,道:“这幅新雨山图,您的题字辞藻优美,平仄工整。”
“还有这幅王牧之的……”
陆怜生一下子把摊子上,一大半字画的出处都说了上来,还有些答不上来的,是因为那是这位先生的纯原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