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位穷先生一下子显得非常吃惊,问到:“你也擅字画?”
“书法绘画,只懂皮毛。但名家大作在书上见过些,因而能认出不少。”
这个年纪既不擅长书法绘画,仅靠看书,便能识出那么多作品,尤为不易。
别看这些字画都是大作,但哪怕是在上京,找一群这般大孩子,也不见得都能认出。
陆怜生问到:“先生,这幅云亭贴卖多少?”
穷先生纠结地挠挠头,道:“五十两,分文不让,这是原则问题。”
“但晚辈也有银钱问题,五十两的话怕是没个两三年的攒不出来。”陆怜生也挠着头,无奈地说到。样子看起来竟与这位穷先生有几分相似。
穷先生摸了摸通透的衣兜,干瘪的肚子时不时发出哀鸣,他将云亭贴递给了陆怜生,道“那你每月交给我一两五钱,直到三十四个月后还清为止。”
陆怜生接过字,作辑谢过,问到:“还不知先生贵姓?”
“免贵姓徐。”
之后每月月初,陆怜生都按时来到徐先生摊位前,交那一两五钱。
久而久之,二人便相熟了。
一日陆怜生拿着本《古教大道经》前来,只是因为这本书太过晦涩难懂,便抱着碰碰运气的心态,来请教徐先生。
那时二人已相识三月有余,陆怜生第一次见识到了徐先生真正的才华。
《古教大道经》的精髓内涵竟被他一遍讲的清晰通透。
徐先生也有些吃惊我竟会看这种书,那一日交谈,我们终于对对方有了初步的了解。
这位徐先生竟也是经史子集、农医杂学无所不读。
陆怜生有梦境记忆相助,一个普通人竟也能在各方各面,皆有所学所长,甚至还在自己之上。
陆怜生一直以为这样的人,起码得是个花甲老人。
徐先生在城北买了间茅屋,每日却要跑到城南摆摊,按他所说万般原因,也不过是因为这样,最省钱、最便宜。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太阳早已沉下山头,但夏日总是昼长夜短,离天黑至少还得要大半个时辰。
此处已是北峙城最北处,周围是一片荒地,杂草丛生,能没过膝盖。
朱颜虽嘴上抱怨着此处环境不堪,但心里却开心的紧,每次来这都跟冒险一样。
荒草中,一间破败的茅屋与周围环境,自然相衬,徐先生在茅屋外的一张破木桌上,写着他的书。
朱颜大叫着:“穷先生,你怎么还住在这儿,我哥每月给你的银子,除了供你吃喝拉撒,应该还能有富余,你都把钱花哪了?”
“来了啊,今天带了些啥,我这个穷书生都快饿死了。”徐先生赶忙迎了上去,从陆怜生手中接过饭盒,又对朱颜说到:“小朱颜啊,你不是总问我钱花哪了吗?吃完饭就给你看个好东西。”
徐先生并不是侍才而傲,他与江州那些自诩麒麟才子,然后清高自傲的书生不同,相反这位书生十分平易近人。
他不像陆怜生一样讲那么多礼,甚至有时还爱跟朱颜开玩笑,这样反而让人相处轻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