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不就不对了,你干过这方面的,那你回去,自己去找老刘商量,让他,找那里商人,赞助。”
“赞助?”赵安有些不懂。
这个词很新颍,没有人听过。
其他人也很好奇,这是个什么意思?
“去跟那些商人谈,让他们投资,出钱,然后,你就在修建的学校里给他们打上他们家产品的横幅,广告,给他们招揽客人,青楼除外,只要是合法行业都可以。”赵琛说道。
“啥?这,这不太好吧。”赵安为难道。
“有什么不好的?”
这时,曹参说话了,他说道:“元首大人,朝廷的工程,教育,要求助于商人,让朝廷的脸面置于何地啊?”
“对啊,朝廷的颜面呢?”
“居然要求助于商人,元首大人是在想什么呢?”
其他人也一样附和,质疑赵琛。
赵琛才知道,现代人的思维跟古代人还是不一样,他们想的是朝廷的颜面,朝廷代表的是权力,官方,是唯一的权威。
不管是以前的官吏,还是现在的官吏,那都是为了维护朝廷的威严,而找商人拉赞助,那不就是对商人低头吗?
“各位,你们应该不明白,这在商来说,只是一个合作,跟求不求没关系,给他们打打广告,增加他们的收入,利润,他们为了这个给我们投资,给钱,也是一种商业行为,大家都完成了自己的目的,如此而已。”赵琛解释道。
大臣们都持怀疑态度,没赞成,也没反对。
赵琛见这些人都不说话,直接说道:“赵安,你放心去做,有方案,先给三位丞相看看,有什么不对的地方,修改,最后给我看,可以的话,先在一部分地区试试,有成果,再扩大地区。”
“卑职遵命。”
“对了,萧大人,现在国家的财政状况如何了?”赵琛问道。
其实这些事,他基本没管,他主要是提一些大的政策改变。
“元首大人,现在国库刚刚有些起色,前边废帝胡亥,还,还有先帝,修建的宫殿,太多,已经没钱了,现在才有点钱,国库也不过十万贯铜钱。”
“十万贯铜钱?这么少?”赵琛咋个感觉这么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