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于一个国家最重要的是什么?是人才,重视人才,国家才会强盛,国家才会走向正轨。
“王坚。”赵琛喊道。
“卑职在。”王坚回道。
“你是考过科举的,还去过北方,应该知道读书的重要性。”赵琛说道。
“元首大人,读书可以修德,明志,可以为国效力。”
“没错啊,一个不读书的人,哪儿能站在这里。”赵琛感叹道。
大家不知道,他接下来又要做什么,读书?科举,这不是实行了吗,这一次的科举都还在进行当中呢。
“元首大人,您的意思是?”
“我的意思啊,科举固然不错,但是这只是做官的途径,其他的行业呢,商业,农业,科技等等的其他行业,也需要人才。”
“元首大人,这些地方,都是自己研究,需要教育吗?”王坚不懂。
其他人也不懂。
“没有一门学科是自己闭门造车的,前人的经验,编辑成册,都可以进行传授,王坚,这件事,你要去办,要办好。”
“请元首大人,明确一下。”
“在各地,开办学校,小学校,以认字启蒙为主,中学校,教育思想道德,文章写作,基本的法律,算数为主,大学校,可以自由选择职业学习,各行各业也可以在各个学校里挑选人才,想要科举,也可以选择进行科举,进入官场。”
赵琛的理念就是把科举变成公务员考试。
“元首大人,这么多学校,哪儿有钱修啊,现在一切才百废待兴啊。”
首先犯难的就是赵安,户部这边,有点问题了,就是钱,各个院校修建,还要请老师教,这老师也要给工钱。
要知道,现在的大秦地域之辽阔,跟清朝时期的秋海棠已经差不多了,这花费,太大了。
“我知道,有困难,所以这事儿,不急,几年时间,都能等,只要能办起来,我没必须说要立即都办好。”
“卑职,知道了,卑职回去就让下边的人想想办法。”赵安说道。
“办法,我给你想,你忘了自己以前是干什么的了?”赵琛提示道。
赵安不好意思道:“以前是做商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