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6章 资本交锋

权路相争 乔一司 1139 字 3天前

顾晨静静地站在窗前,透过厚重的窗帘,看着夜色下的城市灯火。改革的风暴已经席卷整个政治与经济体系,每一个决定都像是一场博弈,而他,正站在棋局的中央。

经过几轮较量,他的改革阵营取得了阶段性成果,但这并不意味着胜利已经到来。相反,更加复杂的挑战正在前方等待他。

---

资本战场的再度交锋

在顾晨的一系列举措下,市场信心开始回暖,但沈斌并未就此罢手。他深知,资本市场是影响政策走向的重要战场,若能在这一领域占据优势,就能在舆论和决策层面上继续施加影响。

这一次,沈斌调整策略,不再单纯制造市场波动,而是利用复杂的金融工具,通过投资基金、跨境资本流动和杠杆操作,试图引发更大范围的市场连锁反应。同时,他暗中联络了一些对改革持观望态度的企业家,向他们渗透“改革的不确定性”这一概念,鼓动他们采取观望甚至撤资的态度。

顾晨迅速察觉到了这种新变化。

他立即召集金融监管团队,制定应对策略:

严格监控资本流向,防止不明资金大规模流出。

动员国有资本和核心企业稳住市场,防止大规模抛售导致市场恐慌。

加强外部合作,与国际金融机构展开对话,确保国际市场不会受到过多影响。

与此同时,他要求官方智囊团研究针对性的经济政策,以确保市场稳定的同时,不影响改革的正常推进。

沈斌的资本战术虽然造成了短暂的市场震荡,但随着顾晨团队的精准反制,资本市场很快恢复了平稳。

---

舆论战场的攻防

在金融战线受挫后,沈斌转而加大舆论攻势。

他深知,民意的导向在改革过程中至关重要。如果能让公众对改革产生怀疑,那么即便政策在技术层面可行,也可能会因社会压力而受阻。

于是,他通过控制的媒体渠道和舆论推手,制造了一系列关于改革“风险过高、短期影响过大”的讨论,甚至有部分社交平台上开始出现“改革是否过于激进”的质疑声。

顾晨对此早有准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