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5章 隐秘行动

权路相争 乔一司 1081 字 3天前

改革进入深水区,顾晨意识到,虽然他和改革阵营已经取得阶段性胜利,但真正的挑战才刚刚开始。随着政策的推进,来自不同势力的反弹变得更加隐蔽且复杂,而他要做的,是在这场无声的角力中掌控局势。

---

党内的微妙变化

近期的一次高层会议上,黄志强、李昌伟等资深领导人对改革的态度变得更加审慎。虽然他们不再公开反对,但私下里,他们联合了一些地方势力,对部分政策执行设置了障碍,尤其是在地方财政调整和产业结构优化方面,迟迟未能落实具体举措。

“改革不能操之过急,经济的稳定比什么都重要。”黄志强在会议上的发言语气平缓,却隐含锋芒。

顾晨听完,并未直接反驳,而是缓缓翻开一份最新的数据报告:“改革的核心目标不仅仅是增长,而是调整结构,提升长期竞争力。如果仅仅为了短期稳定而停滞不前,那未来的代价会更大。”

会议室内一片沉默,许多领导人陷入思考。

李昌伟沉声道:“你的观点没有错,但地方政府的财政压力确实在增加,一些社会情绪也在累积,我们不能不考虑现实情况。”

顾晨点了点头,目光扫过在座的众人,缓缓道:“所以,我们需要一场公开的讨论,把问题摆到台面上,让全社会明白,改革不是损害,而是重塑。”

他提出,要在全国范围内进行一次关于改革方向的“党内大讨论”,不仅限于党内高层,还要包括地方干部、企业代表、专家学者等,形成真正的社会共识。

这一提议让部分保守派颇感意外,他们原本希望通过内部博弈来影响改革方向,但顾晨却主动把问题推向公开讨论,等于将舆论和党内力量重新整合。这一手棋,让对方一时间难以应对。

---

孤城万仞山

沈斌的隐秘行动

就在党内讨论升温之际,沈斌的势力开始酝酿新的反击。

虽然他在政治上的影响力有所削弱,但他在资本市场的布局依旧强大。短短几个月内,他的核心企业通过金融杠杆和海外资本运作,重新掌控了一部分关键行业,并开始在市场上制造波动,以此对改革政策形成压力。

与此同时,部分财经媒体开始集中报道市场波动和企业经营困难,试图引导舆论,将一切归咎于改革政策。

“他们想用经济手段,逼迫我们调整政策。”王炜看完最新的市场分析报告后,语气沉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