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话间,汽车进入了村屯,勉强三米宽的沙土路两旁坐落着两排,低矮的土木结构的房子,路上除了趴着一条大黄狗,没有任何活物。
“这就是上弯村,看见那面红旗了吗,向红旗的位置开过去,村部就在那里,这个时候应该有人在。”老唐若有所思的说道。
在一个豁口前,苏誉拐了进去,映入眼帘的就是半截沙石路,虽然路基还是三米,但是两边收拾的还算整齐,村部有个大铁门,铁门上面有六个锈迹斑斑的铁皮字'上湾村村委会',可惜,门上是铁将军守着。
“这群懒虫,十点多了也不来村部上班,活该受穷。”老唐骂骂咧咧的下了车,在大铁门上踹了一脚。
村委会大约占地两亩,四面都是土围墙,北边有四间青砖碧瓦,砖木结构的大房子,西边有三间房子稍微低一点,不过都是比较新的砖木结构房子。
既然村部没人,唐乡长只能走出巷口,站在土路上大喊了两嗓子。果然过了不大一会,一位胡子拉碴,脏兮兮的白汗褂子出现在村道口。
“你们他娘的,也不看看几点了,还一脸邋遢的抱着老娘们睡觉呢?”汗褂子看到唐乡长,满脸的谄笑,还没开口就被老唐就骂上了。
听到老唐的叫骂声,汗褂子笑的更欢了,边走边从腰间解下一串钥匙,向大门跑去。
“这些贱皮子就吃唐乡长这一套,你骂的越带劲,他们就越高兴。”见汗褂子开门,张丽没好气的说道。
这也许就是他们说的革命的感情吧,苏誉虽然不懂,但也能理解其中的奥妙,这也是农民纯朴的一种表现。
两扇门被从里面打开,汽车进了村部,老唐和一个干瘦的旧中山服也进了门。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后面来的是村支书,叫巴荣,开门的那个不认识。”张丽边下车边小声说道。
苏誉刚走下汽车,汗褂子就迎了上来,伸出双手热情的说道:“欢迎,欢迎!我是村长吉永城,叫我老吉就行。”
苏誉过来是扶贫的,一是过来认门,二是抱着诚意交朋友的,面对地头蛇也不敢含糊,满面笑容的伸出大手和老吉握在一起,客气的说道:“叫我苏誉吧,是咱们村对口扶贫干部,以后还请吉村长多多关照。”
老吉眼睛笑的眯成缝,晃动着苏誉的手,激动说道:“哎呀,太欢迎了,太欢迎了!”
“这位是我同事张丽,也是负责这片扶贫工作的干部。”见张丽下车走了过来,苏誉急忙介绍道。
吉村长一脸的窘迫,双手在衣襟上蹭了又蹭,最后还是没勇气向张丽伸手。
正在这时,老唐和旧中山服走了过来,就听旧中山服笑着说道:“一看就是大知识分子,我们这里就缺有文化的人,我代表上弯村三千二百多名老少村民,欢迎苏主任和张干部过来扶贫。”
“苏主任,这是我们上湾村的巴荣巴支书。”听到巴荣的声音,老吉急忙为苏誉引荐。
苏誉急忙转过身,伸出大手满面春风的和巴支书握在一起。“巴支书,叫我小苏就行,这次下来还得您大力支持才行。”
“嗨,苏主任,不要客气,您是为我们送温暖送富裕来了,我们感谢都来不及,一定鼎力配合你的工作。”巴支书认真的说道。
村委会办公室就几张木条桌子,几把木制靠背椅子,两条带靠背长木椅子,就全当沙发。一条枣红色木制双门文件柜,唯一能称作电器的就是那套扩音器喇叭,话筒上的红扎布都褪了颜色。
招呼三人坐下,巴支书走到话筒前面,打开扩音器的旋钮开关,'喂喂'了两声,放开嗓子叫道:“村干部都听着,十分钟后,到村部开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