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章 什么是农民舍得花钱买的?

在原来那本后宫文里,周亚军有点时间管理大师的意思。

除了先知先觉的优势外,他的运气也不错。

本来今天的剧情应该很流畅。

周亚军先成功给钱凌云解围后,转头又遇到了张小雪,张小雪请他一起吃的馒头和粥,友谊起步加3。

但今天周亚军根本没有料到张小雪居然会这么早来粉馆吃粉,而且还是很奢侈的牛肉粉!

他对张小雪不可谓不了解。

这个妹子让她起早床还不如杀了她,而且以李阿姨的小气,怎么可能会给她吃粉的钱?

周亚军当然不知道张小雪的大哥已经换了个芯子。

给自家妹子一点零花钱,在现在的张清明看来是再正常不过的事情。

女孩子就应该富养。

张小雪大哥无意中扇动的翅膀,引发的后果给周亚军带来了很大的困扰。

造成的后果是钱凌云红着脸离他远远的,而张小雪则对他爱搭不理。

张清明今天起的比张小雪还早。

因为今天县里有大集。

有的地方是逢五或者逢七,当地的风俗是逢九。

三月、六月、九月、十二月的九号都是县里的大集。

逢九大集是在县城南边汽车站附近的大片空地上进行。

这是一片荒地,如果大集赶上下雨,几千人踩来踩去,不到半天这里就会成为一个巨大的烂泥滩。

纺城在县城的西边,张清明出厂区走了三十多分钟才到地方。

这时天色刚擦亮,大集上摆吃食的摊子已经有了好几个。

张清明找了个老板穿戴索力(干净)的摊位,叫了六个油炸麻圆坨和一碗热气腾腾的本地特产——米糊糊擂茶。

不到十分钟,他就吃的干干净净。

因为需要油炸,所以不大的麻圆坨需要三分一个,擂茶糊糊是纯手工的,五分钱一碗。

两样吃食都有点小贵。

吃了热东西,张清明的身上也暖和起来。

管理大集的人还没到,他先自己寻了个地方准备摆摊。

一般人在大集上摆摊,都会下意识的远离别人的房屋或者小巷的出口。

一是为了避免吵到附近的居民,二是小巷出入口很方便偷盗者借着建筑物逃离。

所以大集上最好的摊位都是最空旷的位置。

但张清明却与众不同的,选择了背靠一条巷口外墙的位置。

因为身后偏僻的小巷才方便他“往外面拿东西”。

老话说的好,古往今来最吃香的生意都离不开“吃穿住行”四大类。

县大集里,不但是国营单位的摊位还是私人的摊位,基本都离不开这四项的范畴。

在来这里之前,张清明仔细思考过。

县大集的顾客群与前两天他在厂里面对的人群不一样。

这个年代工人的工资高,消费欲望和能力比一般的县城居民和乡民要高出不少。

而县大集的主要顾客群是少部分县城居民和绝大部分从乡间赶来的农民。

他如果在大集上卖三件套或者脸盆、袜子,估计整天都卖不出几个。

八十年代的大集主要解决的是人们的必需品交流。

这里的顾客,尤其是来自乡下的农民家庭,在来大集之前都反复做过购买预算。

吃的或者衣服,都不会是乡民们购买清单上的必需品。

当地的包产到户政策才落实一年多,社员们成天想的全是自己地里的那些事。

那有什么东西是社员们看到了就不肯放过,下定决心也要买的么?

还真有!

张清明趁着周边人不注意走进无人的小巷,不一会就推出了一辆板车来。

板车是无人城市小商品批发市场里运输工人的工具。

此刻的板车上摆满了反射着钢制光芒的物品。

三十多把老式木柄钢制锄头和四十多把钢制镰刀。

板车上还竖了个牌子。

【钢制镰刀三块一把,两把五块】;

【钢制锄头五块一把,两把九块】。

【概不还价!】

张清明刚把板车停好,车前就飞步过来了几个农夫打扮的人,其中一个人手里还端着小吃摊上的碗。

“同志,卖农具啊?”

大概是出来少的因素,第一个搓着手搭话的人直接来了一句废话。

张清明没有这年代卖家大爷症,客气的笑着点头。

“是啊,都是上好钢口的东西,厂里拿来抵货款的,因为着急回款所以今天便宜卖了!”

“数量有限,先到先得。”

这种后世都用烂了没人理会的借口,放在八四年被相信的程度却很大。

几个乡下社员打扮的人一听张清明这样说,脚下不自觉的往前挤了三分。

包产到户才一年多,虽然土地和山头都是均分的,但为了伺候好自己分到的地,唯有一样东西差点让所有人打破了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