到了宋朝,赵匡胤改革科举,给了寒门庶族更多获取政治资源的机会,再加上唐末乱世重创了原来的门阀士族,所以寒门崛起了。
而现在,这些胥吏就相当于大明的新“寒门”,他们盘踞占有了地方的资源和权力,但却没有官场上的政治资源和通道。
一旦允许他们考科举,给他们开放升迁做官的渠道,那这些在地方已经扎根的胥吏,就可以迅速外流串联,补足他们的最后一块短板,甚至一跃而上,如同当初士绅取代门阀,他们同样也可以取代士绅,并且比士绅只会有过之而无不及。
于谦微微皱眉,他还是觉得这番话有失偏颇:“若不给胥吏升迁通道,那又如何才能让胥吏不好财?便如林先生说的血酬定律,天下熙熙皆为利往,军队的欲望是血酬,而官吏的欲望便是升官发财,既要胥吏认真办事,那么升官发财起码也要满足一样吧。”
于谦已经跟着林煜听了半年多的课,思想早就不像从前那样刻板僵硬,对血酬定律的理解也比另外四人要来的更加深刻。
在他看来,人活着总会有需求,便连曾经的自己,敢言直谏,不惜被打入天牢反省,那也是为了“邀买名望”。
嗯,这是一开始于谦入狱,林煜还不知他的身份时,所给出的评价。
于谦虽然当时自觉不是如此,还与林先生据理力争,但现在想想,自己当初那么冲动,似乎也正是潜意识觉得皇帝不会真的杀他。
那这么一说,可不就是“邀买名望”嘛。
这没什么不好承认的,还是林先生曾跟他讲过的那句话:“做好事不留名是善,做好事留名也是善。”
只要你真办了好事,没有骗人,没有谋取实际利益,一点好名声给了就给了。
甚至你能一辈子去做好事,哪怕就为了图谋百姓给你的好名声,那你也是真善大善!
做人做事,论迹不论心,论心世上无君子!
郑和这时也跟着点头,他认同于谦的观点:“胥吏有自己的欲望,官员也有自己的欲望,便连你我也是因欲望才入的狱,不可能真的要求胥吏什么都不要,就只能清廉办事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