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头渐渐升高,诗会还在继续。
在苏清欢说完李陵和苏武的故事,又将辛稼轩的一首《贺新郎》念完后,刚刚还老神在在的大臣们,再难以无动于衷。
个个长吁短叹,显然颇为动容。
萧白石以“别”字为题,本来在今日这样的气氛中,怎么下笔都会突兀。但当苏清欢吟出这首满是家国之思的《贺新郎》,众人却只觉得无比的切题。
而且最绝的是,这首《贺新郎》的章法极为特殊,正好和苏清欢刚刚念过的《别赋》相近,都是罗列不同的别事。
苏清欢此时念出,二者正好相映成趣。
先是王昭君,再是陈阿娇,再是庄姜,再是李陵,再是荆轲,虽然《贺新郎》里面有些典故在大乾本不存在,但在苏清欢刚刚的讲述过后,在座之人也算知晓其事。
不过即便不知道这些典故,光是这首《贺新郎》字面的意思,也足以让人感受到沉郁苍凉了。
事实上,历代的文人骚客们对辛稼轩这首《贺新郎》也推崇备至,有些人直接说这词是“辛词第一”,王国维也说“几于神者......后人不能学也。”
在座的人都深谙诗词之道,自然更能体会出这诗的绝妙。
身边的几位姑娘个个明眸可人,不声不响,显然也在细品其中佳处。
.......
绿树听鹈鴂,更那堪、鹧鸪声住,杜鹃声切。
啼到春归无寻处,苦恨芳菲都歇。
算未抵、人间离别。
马上琵琶关塞黑。更长门翠辇辞金阙。
看燕燕,送归妾。
将军百战身名裂。向河梁、回头万里,故人长绝。
易水萧萧西风冷,满座衣冠似雪。
正壮士、悲歌未彻。
啼鸟还知如许恨,料不啼清泪长啼血。
谁共我,醉明月?
......
听那绿荫里伯劳鸟叫的哀戚,更何况鹧鸪“行不得也哥哥”的啼声才停,又有杜鹃声声只道不如归去。
它们一直啼到春归再无寻处,万紫千红完全消弭。
纵然这般凄情惨状,却仍然抵不上人间离别的万一。
王昭君独抱琵琶,乘马奔向黑皴皴的关外荒野。陈阿娇作别曾经的繁华,枯坐长门只等着人老身死。
庄姜送别归国的戴妫,看着天空中双飞的燕子,不免泣涕。
李陵鏖战百场,却一朝身败名裂。在河畔送别苏武,再一回头,家国与故人都相隔万里。
易水之上,秋风萧萧,满座之人皆身着一袭白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