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夫君,我能理解,你去吧。”
张鹿安在家里仅仅待了不到半个月的时间,待各部人马补充完毕,进行初步训练以后,张鹿安便集合丘无极的近卫协、覃远的第十协、仇有亮的第十一协、仇有光的骑兵第一协、谭应华的炮兵第一协等部,乘坐明军水师船只,直接前往胶州湾,想要复制以前的海路迂回作战的套路。
只是孔有德不是陈锦,他对登莱地形非常熟悉,调派兵马更胜一筹,在山东沿海一带囤积了重兵,使得明军这次根本就找不到突破口。
张鹿安曾经试着让贾明时和张应举等将试着对清军阵地发动进攻,效果都不太好,清军的防备实在过于严备,几乎是无懈可击。
反观明军这边的西线五协陆师全部都是异常疲惫,各部传来的人员和武器损失都不小,明清双方实际上已经陷入了阵地战,短时间来看,谁也奈何不了谁,长期以往,就看谁先熬不住了。
只是清国目前势力范围极大,兵力和物力几乎是无穷的,登莱这边就要相对弱势很多,时间越长,对于张鹿安来说显然更为不利。
张鹿安迫切地想要改变这种被动的战略局面,便集中了几乎所有的炮兵力量,汇聚了三个陆师协的兵力,跳到外线作战,对清军的中央节点位置的高密城进行全面攻击。
高密城是在明军东撤以后被清军重新占领的,而且驻军主将还是擅长防守的大将崔可显。
面对地张鹿安的进攻,清国的高密守将崔可显表现地一如既往的稳健,挫败了明军前锋将领仇有亮组织的多次进攻。
只是清军统帅孔有德却不仅满足于此,他的战略想法是把明军主动出击的上万名主力将士给全歼在运河以西。
孔有德于是不慌不忙地调兵遣将,抽调李宏义、蔡天文、王驰等部,纷纷调入高密城附近,准备趁着明军攻势衰弱以后,在发动全面反击。
孔有德不知道的是,事情的发展却跟他想象的大不一样。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