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婳道:「既如此,需要张县丞、尚主薄、霍胥吏去了解各个乡镇的情况;最好是严格了解到各村,各地产出最多的是何种作物,然后是将这些记录成册回来交给本官。并且,他们那地方的特产也可以做一下规划,收拢起来,那就是一笔大生意。」
「明白,下官们稍后就启程。」
三位官员分成三个方向,也就是三个乡镇;还剩下两个乡镇只能之后商量一下看谁去了。
书房里留下教谕南明,明婳对南明道:「教谕对县学改革可有想法?」
「改革?」南明愣怔着,半年来明婳雷厉风行的手段在他心里刻下了深刻地印象;先是赵无庸等人入狱,随后是张宴清二人顶替官职,朝阳县很快走上正轨。
造路、挖河道沟渠,县城忙的热火朝天;成果也是肉眼可见的,先不说沟渠河道挖的怎么样,修路是真的改善了朝阳县百姓们出行的问题。
「是的,县学如今只收那么些学生,而朝阳县穷困,无法让更多的孩子学习;本官考虑许久,觉得该让朝阳县更多的孩子入学,不说让他们科举入仕,学一门手艺也是好的。」
「朝阳县正逢百废待兴之时,匠人、手艺人紧缺;若是多培养一些出来,百姓们家中有了固定收入,生活自然会得到改善。而且,都去种田了,经济无法提升起来;所以,本官便想问问教谕可愿改革县学,在现有的课程上,再开一些其他手艺班。」
「如刺绣、木工,聘请大师傅,和各种各样的手艺人来做先生;为朝阳县输
出一批手艺人,您觉得呢?」
南明陷入沉思,在明婳以为他不会答应的时候,他开了口,「县令大人是位好官,这些日子下官看着大人一步步走来;为百姓们做的都是实事,下官相信您是真想推动改造朝阳县。可是,手艺人多了就不值钱了,那些有手艺的人没几个愿意交给别人;教会徒弟,饿死师傅呀。」
「这你不用担心,县衙发出公告,再请大师傅们配合;问题不大,至于愿不愿意教真正的手艺功夫,那就看学生们的能耐了。也算是为他们制造一个接触更多年轻人的机会,择徒范围更广了,你觉得呢?」
南明:他不觉得啊!
人家大师傅不稀罕徒弟。
「大人,要不您再考虑考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