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天下午,当高阳踏入厂区并与王振海会面时,受到了热情款待。
端茶送水、递上香烟等种种尊敬之举,让高阳感到宾至如归。
高阳在厂长室停留的时间并不算长,因为周希已经将人带来了。
前一天,高阳就已经与领导协商好,决定从别的工厂找人支援。
高阳负责培训这些人学习机械改良的技术。
单凭一人之力,即使是耗上一年也可能无法完成全部工作。
接着,高阳前往一间空置的车间,这里摆放着一些陈旧的设备。
来自其他工厂的大约四、五十位老师傅带着几分期待来到现场,但看见教导他们的是个年轻人时,心情顿时变得不是那么乐观。
但高阳没空搭理他们是否积极,立刻就开始动手演示。
这些老工匠们目睹高阳娴熟的操作后,内心逐渐认可了这个年轻的教员,转而投入认真地学习之中。
无论身处何种环境,实打实的能力永远是最能够获得他人认可的法宝。
仅仅半天时间,高阳便成功改装完成了两台机器,使得在场的所有老师傅们心服口服。
到了午休时分,高阳和其他师傅一同去了食堂用餐,正好碰上了正要取饭的何雨柱。
何雨柱见到高阳,感到十分惊讶:“高阳,你怎么会在这种地方?”
“来这里上班啊!给我四个馒头,一盘土豆白菜,再来个豆腐!”
至于肉类,抱歉,菜单上没得选。
何雨柱一脸迷茫地打好饭菜,心里还在犯嘀咕:不是说高阳要上大学了吗?怎么会在这里工作?
但高阳并未理会何雨柱的想法,只是一边拿着饭盒找地方坐下来吃,一边心里评价道,味道真不好,相当难吃。
习惯了家中美食的他,对这种食堂伙食真是不知从何评价才好。
不过,高阳并不挑剔,即便饭菜难以下咽,但也还是努力吞咽,只为了满足生理需求。
这时,周围那些老师傅陆续走过来询问高阳一些技术问题,高阳都一一给予了详细的答复。
高阳甚至有些惊讶这些前辈们的求知热情,或许这正是那个时代特有的景象。
那个时代,拥有教育背景和文化水平的人凤毛麟角,能够获取知识的机会,他们都视若珍宝般珍惜。
午休时刻到来,大多数工人都选择了小憩片刻,但高阳却没有休息的意思。
他打算制作两台风扇,以便应对日渐炎热的气候。
尤其高阳自身血气旺盛,相比一般人对夏日酷暑的感受更为强烈,因此有了风扇的凉爽,对他是莫大的帮助。
他计划制作两款立式风扇和两款吊扇。
严格来说,风扇的制造技术要求不高,最核心的部分就是交流电机了。
然而,这个工厂显然不会缺少此类部件,于是,高阳打定主意待会去找王振海询问是否有合适的废弃材料可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