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国作家萨克雷说,“如果一个人,身受大恩之后又和恩人反目的话,他要顾全自己的体面,一定比不相干的陌路人更加恶毒,他要证实对方的罪过,才能解释自己的无情无义!”
人性之贱,往往超过你的想象,你喂狗3天,狗记你3年,你对人好3年,他3天就忘了。你每天给一个乞丐10块钱,有一天你只给1块钱,他背后就会骂你,你每天只给乞丐1毛钱,有一天你突然给1块钱,他会感激涕零,巴不得感谢你八辈祖宗。人性往往是100 - 1等于0,0 + 0.1等于100,搞懂这个公式,就搞懂了人性。
助人为乐没错,但不是谁都值得去帮,救急不救穷。心穷的人,一定会辜负你的一片好心,最后让你寒了心。善良没有错,一旦给错了人,那便是大错特错,无底线的善良,不会得到感激,只会换来恩将仇报。
老好人的困局
“你是个好人”,这是许多人穷其一生都在追寻的赞誉之辞!
可如今,这句曾经至高无上的称赞,却沦为了对弱者残酷的评判。一旦你被迫背负上“好人”这顶帽子,就得承受那些本不愿承受的负担。在爱情里,你只能充当备胎;在友情中,你成为了和事佬;在职场上,你永远是那个难以获得晋升机会的螺丝钉……
你满心委屈,扬言从此要“变坏”,然而只是嘴上强硬,内心却怯懦不已。你不敢违背从小到大树立的价值观,甚至连如何“变坏”都毫无头绪。你以好人自居,却未能收获期望的结果;想要做个坏人,却发现身边人对你的转变极为反感。自始至终,你都不清楚问题究竟出在何处。
小主,
不少学生向我倾诉,遭遇他人欺辱、累死累活却赚不到钱、被丈夫设计落得净身出户等诸多问题,他们期望我能给出一个一劳永逸的解决方案。但我想说,问题的产生是多年积累的结果,绝非一个简单方法就能解决。我觉得你得为过去的糊涂付出代价,如果糊涂无需付出代价,一个办法就能解决所有问题,那岂不是对我们这些饱读诗书、每日笔耕不辍之人的辜负。
一个人在糟糕的环境中待了20年,想要从满身的“异味”转变为散发“香气”,不是靠一个办法就能实现的,因为连骨子里都浸染了那种糟糕。改变需要两个要素:其一为“香源”,即找到正确的思想观念;其二是时间,20年积累的“异味”,起码也得花个2 - 3年才可能有所改变吧。
一个人得是多没有其他长处,才会被人夸赞道德品质。先不说那些品德高尚的大人物。就说现实情况,你会悲哀地发现,通常我们夸赞别人品德好的时候,往往意味着这个人在其他方面实在乏善可陈。你仔细想想身边优秀的朋友,第一反应是不是“这人长得特别好看,情商超高,心思深沉,特别有头脑”。
可要是我突然提到你朋友中一个不太出众的人,你大概率会说“哦,我觉得这人还不错”。所以别再自我欺骗了,别把别人夸你人品好当作值得炫耀的事。当你没有其他拿得出手的优点时,别人都不知道还能夸你什么,只能说你人品好。
你得好好想想,你是想要实际的好处,还是想要那虚无的名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