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1章 王逸开会遇刁难,李瑶机智来救场

“啥?让我去参加传统文化传承会议?还是全国性的?”王逸握着手机,瞪大了眼睛,声音不自觉提高了八度。他瞅瞅身旁一脸好奇的李瑶,心里既兴奋又忐忑,“这可真是个大机会,就是不知道会碰上些啥事儿。”李瑶嘴角上扬,轻拍他肩膀,笑着打趣:“你怕啥?就凭你这一路的本事,还能被会议难住?妥妥拿捏!”

到了会议举办地西北某城,王逸一下飞机就感受到了这座城市的古朴与厚重。踏入会议酒店,他就被里面的布置吸引住了,古色古香的装饰,透着浓浓的文化气息。可还没等他好好欣赏,就听到背后传来一阵阴阳怪气的声音:“哟,这不是那个搞乡村振兴的王逸吗?怎么也来参加这种大场面会议了?”

王逸转身,瞧见一个西装革履、油头粉面的男人,正带着一脸嘲讽的笑看着他。男人叫周立,出身豪门世家,在文化产业里也算小有名气,不过为人傲慢,总瞧不上别人。王逸心里虽不爽,但还是礼貌性地笑了笑:“周先生,幸会。大家都是为了弘扬传统文化,自然都有资格来。”周立嗤笑一声:“就凭你那小乡村的项目,也敢说弘扬传统文化?别逗了。”王逸心里暗暗翻了个白眼,心想着“这货就是典型的门缝里看人——把人看扁了”,但他也没打算和周立当场起冲突,毕竟来这儿是为了正事。

王逸刚想反驳,会议就开始了。台上,专家学者们轮番上台发言,分享着各自对传统文化传承的见解。轮到王逸时,他深吸一口气,稳步走上台,开始讲述自己在乡村振兴中融入传统文化的实践经验,从非遗手工艺品的推广,到乡村文化旅游的发展,每一个案例都生动鲜活。台下不少人听得频频点头,可周立却在下面不停地小声嘀咕,还时不时和旁边人交头接耳,脸上满是不屑。

发言结束后,进入提问环节。周立第一个举手,站起来就问:“王逸先生,你说你搞的那些乡村项目能传承传统文化,可据我所知,你那儿的游客大多是图个新鲜,根本没真正理解文化内涵,你这不是在做表面功夫吗?”这问题一出,全场目光都聚焦在王逸身上,气氛瞬间紧张起来。

王逸不慌不忙,微笑着回答:“周先生,文化传承本就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游客起初因新鲜而来,但在体验乡村生活、参与传统手工艺制作时,文化的种子就已种下。就像咱们小时候学古诗,起初可能只是背诵,可随着年龄增长,便能领会其中深意。乡村文化旅游也是如此,假以时日,游客们自会理解其内涵。”这番回答有理有据,台下响起一阵掌声。

周立见没难住王逸,脸色有些难看,又抛出一个问题:“那你说你推广非遗手工艺品,可那些手工艺品制作复杂、产量低,根本无法形成大规模产业,怎么能可持续发展?”王逸耐心解释:“非遗手工艺品的价值,不在于大规模量产,而在于其文化传承。我们通过培训当地村民,扩大制作群体,同时利用现代科技,如3D打印技术辅助制作一些非核心部件,既保证了手工艺品的原汁原味,又提高了一定产量。而且,我们还通过线上平台,拓展销售渠道,让更多人了解并购买。”王逸一边说,一边在心里吐槽周立“就知道拿产量说事,简直是只知其一不知其二”。

周立还想再发难,这时主持人宣布提问环节结束,王逸这才松了口气。会议结束后,王逸独自在酒店花园里散步,回想着刚才的一幕幕,心里有些烦闷。这时,李瑶打来电话:“老公,听说你在会议上被刁难啦?别不开心,我有办法帮你!”原来,李瑶通过网络人脉,打听到周立公司最近在一个文化项目上出了问题,正焦头烂额。

李瑶眼珠一转,计上心来:“咱们就来个以其人之道还治其人之身。你明天在会议上,装作不经意地提起这个项目,点出其中问题,让他也尝尝被刁难的滋味。”王逸一听,有些犹豫:“这样会不会不太好?感觉有点……”李瑶笑着说:“怕啥,他都那么针对你了。而且咱们只是提醒,又没恶意。”王逸想了想,觉得有道理,便答应了。

第二天会议上,王逸瞅准时机,在讨论文化项目可持续发展时,装作随意地说:“我听说有些公司在文化项目上,过于追求规模和速度,忽略了项目本身的文化内核,导致后续问题不断。就像周先生公司那个[具体项目名称],最近好像就遇到了麻烦。”这话一出,周立脸色骤变,又惊又怒地瞪着王逸。

王逸接着说:“其实,我们可以从这些问题中吸取教训,在项目开展前,充分做好调研和规划,确保文化项目既能传承文化,又能健康发展。”台下众人纷纷点头,开始讨论起周立公司项目的问题,周立被晾在一旁,尴尬得满脸通红,却又无从反驳。周立心里那叫一个气啊,暗暗想着“这王逸还真有两下子,竟敢在这时候给我下套”。

小主,

会议结束后,周立找到王逸,咬牙切齿地说:“你这是故意的!”王逸耸耸肩,一脸无辜:“周先生,我只是实话实说。大家都是为了文化传承,相互学习借鉴,没别的意思。”周立冷哼一声,转身走了。

经过这场“交锋”,王逸在会议上的知名度大增,不少人主动过来和他交流合作意向。而王逸也没闲着,他利用会议间隙,结识了不少文化界的大佬和专家,拓展了人脉资源。他和一位研究传统戏曲的老教授相谈甚欢,老教授对他的乡村文化项目很感兴趣,还提出可以把传统戏曲引入乡村,丰富文化旅游的内容;他还和一位从事文化创意产业的企业家达成了初步合作意向,对方愿意投资他的非遗手工艺品项目,一起开发更多新颖的产品。

会议结束后,王逸带着满满的收获回到家乡。一进家门,李瑶就像只欢快的小鸟扑了过来:“老公,你可算回来啦!这次会议怎么样?”王逸笑着把这几天的经历一五一十地讲给李瑶听,李瑶听得津津有味,时不时还插几句话。讲完后,王逸感慨道:“这次多亏有你出谋划策,不然我还真不知道怎么应对周立。”李瑶调皮地眨眨眼:“那当然,我可是你的贤内助!对了,村里的文化旅游项目最近又有新进展,咱们去看看?”

两人手牵手来到村里,只见游客们穿梭在各个景点,孩子们在非遗手工艺品作坊前好奇地张望,村民们脸上洋溢着幸福的笑容。看着这热闹的场景,王逸和李瑶相视一笑。王逸轻轻搂住李瑶的肩膀:“瑶瑶,咱们的努力总算没白费。以后,咱们还要一起把乡村振兴和传统文化传承做得更好。”李瑶靠在王逸怀里,用力地点点头:“嗯,一起努力!”

就在这时,王逸的手机突然响起,是林局长打来的电话。林局长在电话里兴奋地说:“王逸,你在会议上的表现可真棒!上面都注意到你了,有个更重要的任务要交给你……” 王逸听着电话,眼神越来越亮,他知道,新的挑战和机遇又要来了 ,而有李瑶在身边,还有家乡的支持,他什么都不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