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右手拿起一根长长的木棍,轻轻敲打着左手掌,说到:“诸位长官,接到命令后,我舰队做了如下作战部署:”胡嘉恒指向地图上的高雄:“目前,我巡防第二舰队主力驻扎在左营军港,为完成这一重要任务,我们拟派出两艘猎潜舰搭载情报局的特别行动队,组成海啸特遣支队,于8月5日入夜后,从左营隐蔽出航,混在商船和渔船之中,采取迷惑和佯动战术,先驶往南澳岛方向,尔后突然改变航向,在8月6日凌晨抵达预定的东山岛东南海域,用海狼艇运送队员在天亮之前对既定目标进行突袭,其间,我两艘猎潜艇在东山岛外海面巡弋警戒,随时准备对付共军海军舰艇,待海狼队员完成任务后,迅速接回登岛队员,返航。”
“之所以选择在晚上出航,天亮前进行突袭,原因有二:第一,共军舰艇吨位很小,不具备夜战能力,且不耐风浪。即使共军通过远程对海侦测雷达发现我军舰艇出港,他们的小艇在漆黑一片的大海里连保持正常的战斗编队、进行彼此的通讯联系都成问题,遑论与我大吨位舰只进行一场海战了。另外雷达只能判断大致方位和航向,我舰艇编队夜航中保持灯火管制,让共军舰艇很难发现我舰的准确位置;第二、天亮之前是敌防备最松懈之时,用小艇登陆,敌人岗哨用肉眼很难发现,可以最大限度地保证突袭的一举成功,等敌人仓促之下派援兵过来,我们的战士们早已返航了。此外,一旦遇到敌人顽强阻击,由登陆队员指示目标,我舰艇编队可用舰炮进行持续射击,摧毁敌人的雷达装置。”
胡嘉恒冲门口点点头,两个早已等候的海军士官手捧两艘舰艇模型放在会议桌中央。
“叶局长、吴副处长请看,这就是我舰队此次出航的两艘猎潜舰。需要说明的是,原先计划派出的大型驱逐舰‘太康号’,在上月执行任务时不慎撞坏声呐护罩,美国顾问认定需进行维修,故以大型猎潜舰‘剑门号’替代。”
“大型猎潜舰‘剑门号’,编号45号,这条舰也是本舰队的旗舰,原系美军‘海鸦’级扫雷舰,今年4月刚刚交付我舰队,标准排水量890吨,满载排水量1250吨,航速每小时18节,主炮为76.2毫米口径,另有40毫米炮四门。”
他指了指另一艘小一些的模型:“小型猎潜舰‘章江号’,编号118,原系美国海军猎潜舰,标准排水量280吨,满载排水量450吨,最大航速每小时20节。舰上火力强劲,装备有76.2毫米炮一门,40毫米炮一门,20毫米炮5门,76.2毫米火箭一组,深水炸弹投射器4座。”
他又用木杆轻轻敲击着手掌,有些得意地继续说:“刚才吴副处长说的很对,共军的一个舰艇编队的吨位都比不上我们小型猎潜舰的吨位,更别提‘剑门号’了。共军的护卫艇,注意,是护卫艇而不是护卫舰,吨位一般在100吨左右。其装备的P-4级鱼雷艇的排水量只有可怜的20吨,P-6级鱼雷艇的排水量也才60吨左右。而共军一个编队往往由4艘护卫艇或6艘鱼雷艇组成,大家可以算一算,这个差距有多大。诚然,共军的鱼雷艇速度比较快,但是鱼雷攻击距离有限,他们必须在漆黑的夜里抵近射击才有些威胁,不客气地说,我舰主炮命中一发就足以击沉一艘共军的鱼雷艇,他们那些小艇根本就近不了我的身。因此,此次任务我们是带着必胜的信心出征的。另外,顺便说一句,为了表示对此任务的重视,本人将亲自率领“剑门”、“章江”两舰出征。”
他把长木棍靠在墙上,潇洒地两脚一并“咔”地一声立正:“黎副总长、冯副总司令、叶局长,我的汇报完了。”
黎玉玺满意地环顾了一下会场,把目光投射在叶翔身上:“叶局长,怎么样?对海军的部署是否满意?”
叶翔连连点头:“非常好,非常好!起航的时机把握很出色,对敌人弱点的了解也很清楚,胡司令官能亲自出航指挥,这种勇于担当的精神值得学习,更增加了胜利的把握,我没有意见,相信海啸计划能够取得圆满成功!”
黎玉玺站起身:“好吧,就按照这个部署实施,各单位下去抓紧时间准备,请情报局的行动队员们在舰艇起航前一天到达左营军港。望各单位和衷共济,团结一心,出色地完成这次任务。“说完话,用征询的目光望向叶翔。
叶翔微笑道:“很好,我会立即责成属下与督导组联系,期待与海军的弟兄们精诚合作。”
“散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