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夜,顾晨站在办公室的窗前,望着远处城市的灯火。白天的会议虽然取得了阶段性胜利,但他知道,真正的较量才刚刚开始。
沈斌的资本网络仍然在暗中运作,地方上的部分官员也仍在观望,甚至有些人正在寻找新的方式对抗改革。更关键的是,外部舆论战仍在继续,某些势力不断放大改革中的短期阵痛,试图让社会对政策失去信心。
这场博弈,远没有到终局。
就在这时,秘书敲门进来,低声道:“顾书记,周部长到了。”
顾晨点点头:“请他进来。”
不一会儿,周泽明推门而入。他是负责宣传工作的核心官员,近几个月来,一直协助顾晨应对舆论上的挑战。
“顾书记,沈斌的势力这次下手更狠了。”周泽明一落座,便直入主题,“他们不仅在境内制造负面舆论,还在海外渠道散播错误信息,试图影响市场信心。”
顾晨微微皱眉:“具体情况呢?”
周泽明将几份文件放到桌上:“他们利用商业媒体,大肆渲染市场动荡,把改革描述成‘经济风险’,企图让投资者失去信心。同时,他们还在一些社交平台上散播谣言,制造恐慌情绪。”
顾晨翻阅着文件,沉声说道:“看来,他们的目标已经不仅仅是阻碍改革,而是要彻底搅乱市场。”
周泽明点头:“是的,而且他们的手法越来越隐蔽,很多信息是通过第三方机构散播的,看似与他们无关,但实际上是受他们操控。”
顾晨轻叹一声:“我们不能再被动应对了,是时候反击了。”
---
舆论反制与信息战
经过紧急讨论,顾晨和周泽明制定了一系列反制计划:
权威发声:政府经济部门、学术界权威人士轮番在媒体上发布分析报告,用数据和事实驳斥谣言。
强化正面宣传:加大对改革试点成功案例的报道,让社会看到真实的变化。
社交平台引导:动员更多专业人士参与网络讨论,避免舆论被恶意带偏。
法律措施:对散布谣言、扰乱市场秩序的机构和个人展开调查,依法追责。
顾晨深知,舆论战不仅仅是信息的较量,更是信心的较量。如果让社会对改革失去信心,政策再好也难以推动。因此,他要求各部门加强联动,全方位稳住社会预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