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4章 反制布局

权路相争 乔一司 1145 字 3天前

财政改革的步伐并未停歇,反对者的攻势虽凶猛,但并未撼动顾晨的根基。更重要的是,省委的态度已经明确,这意味着改革在政治层面上已经站稳了脚跟。

但顾晨心里清楚,这场博弈远未结束。舆论战、纪委调查、地方政府的抵制,甚至财政厅内部的异动,都只是表象。真正决定这场改革成败的,仍然是权力的较量和利益的重新分配。

这一刻,他已经不再只是一个执行改革的厅长,而是一个身处权力核心的博弈者。

---

纪委行动的余波

省纪委的调查仍在继续,但随着时间推移,举报信的影响力已经大幅下降。事实证明,那些匿名举报根本经不起推敲,纪委虽然例行公事地调查了一些项目,但最终并未发现任何实质性的问题。

这一天,纪委书记李庆东再次约见顾晨。

“顾晨,纪委的调查即将告一段落。”

顾晨端起茶杯,淡然一笑,“李书记,这次给你们添麻烦了。”

李庆东摆摆手,“纪委的职责就是查清事实,既然你是清白的,我们自然不会冤枉你。”

顿了顿,他语气一转,“不过,你有没有想过,这次的举报事件并不仅仅是针对你个人?”

顾晨眼神微微一凝,“李书记的意思是?”

“这些举报信,不只是针对财政改革,还涉及到省委的其他几个部门,甚至连赵书记的一些决策,也被暗中攻击。”李庆东沉声道,“这说明,反对改革的势力,可能已经不局限于财政系统,而是在更高层面上形成了某种联盟。”

顾晨沉思片刻,缓缓说道:“也就是说,财政改革只是一个突破口,真正的较量,可能在省委内部?”

李庆东点点头,“没错。这场博弈的范围,远比你想象的更大。”

顾晨心中暗自思索,这场改革的推进,已经触及到更多人的利益。既然如此,他必须重新审视整个局势,确保自己不会成为更大政治斗争中的牺牲品。

---

地方政府的反制

就在省纪委调查告一段落的同时,一些地方政府开始采取更隐蔽的手段进行反制。

一份新的财务报告摆在了顾晨的桌上,王炜语气凝重:“厅长,最近我们发现,有几个地市的财政数据出现了异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