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3章 改革阻力

权路相争 乔一司 1122 字 11天前

为了应对市政府的舆论攻势,顾晨决定从几个方面入手:

第一,主动公开信息,提高透明度。

青河县政府迅速召开新闻发布会,详细公布改革数据,并邀请省财政厅的专家进行独立评估,让公众了解真实的财政状况。

第二,邀请主流媒体深入青河县,进行实地采访。

顾晨亲自联系了省里和国家级的几家权威媒体,邀请他们到青河县实地采访,展示改革的实际效果。

第三,加强与民众的沟通,稳定基层信心。

青河县政府派出工作组,深入乡镇、社区,直接向群众解释改革政策,并解决因改革带来的临时性问题,确保基层群众的支持度不下降。

在一系列精准反击措施后,舆论风向逐渐发生转变。特别是当几家权威媒体发布了客观报道后,原本被市政府操控的舆论开始受到冲击。

市政府的进一步干预

见到舆论反击没有达到预期的效果,赵建华等人决定加大干预力度。他们开始利用行政手段,向青河县财政拨款进行拖延,并对部分资金的调拨进行严格审查,企图制造青河县财政紧张的局面,让改革“自然失败”。

王立紧张地向顾晨汇报:“市财政局开始对我们的资金拨付进行严格审核,很多项目的款项都在审批环节被延迟了。”

顾晨面色沉静,缓缓说道:“他们的目的就是想让我们财政吃紧,借此让改革停滞。”他顿了顿,眼中闪过一丝冷意,“但他们低估了我们。”

为了应对资金短缺问题,顾晨立刻召集财政部门开会,调整支出结构,并与省财政厅沟通,争取提前拨付部分资金。同时,他迅速联系了几家市场化运作较好的企业,寻求合作,利用政府与市场的结合方式,保障改革资金的运作。

与此同时,顾晨还采取了另一项策略——让市政府“无法拒绝”改革。

他亲自起草了一份关于青河县财政改革经验的总结报告,并通过省领导的渠道递交到了省委主要领导手中。他的目标很明确:让省委更坚定地支持改革,让市政府即便想要阻碍,也无法轻易推翻改革的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