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6章 有人盯梢

杀意侧写 北陆661 1490 字 16小时前

*

11:09,指挥中心,距离爆炸发生已过去5分钟。

“sir……这根本就没辙吧……你们真的有办法吗……?要不然我们还是打钱吧……“

指挥中心有专门对接缆车代表的通讯频道,李代表的画面里,能看出他此时坐立难安。

舒良策充耳不闻,只是盯着头顶的屏幕墙,这里有各方传回来的实时影像资料。

无人机靠近哪个车厢,哪个车厢就被引爆……

根据刚才发生的情况,警方的无人机默默退后,与缆车车厢们拉开了距离。

直升机却一直在不远处待命。

这样不仅可以在更高的空中观察整体情况,更重要的是,在警方没有思路的时候,直升机的声浪也能对歹徒形成一定威慑,让歹徒知道警方还在关注和监控事态发展。

无人机和直升机,就是警方们在空中的眼睛。

舒良策盯着画面墙,入神看着——

最起码现在需要搞明白爆炸物是什么?自制的还是非法渠道搞来的专业爆炸物?这个问题的答案关乎歹徒的专业程度。

起爆方式是什么?是定时?还是遥控?

如果是定时的,那设定的时间规律是什么?

歹徒难道连他们会查看相邻缆车的可能性都计算在里面了?

如果是遥控的,歹徒使用的是什么信号频率?是否有可能被干扰或阻断信号?

如何安装的?内部?外部?

数量有多少、分布在哪些车厢?

……

整条缆车轨道全长5.2公里,在爆炸发生之前,警方刚赶到,就已经派出10台无人机前往执行侦查任务。

这些无人机均匀分布,几乎每500米就有一台,从而实现对整条索道实施全方位监控。

这第一批的10台无人机现在依旧在场上为指挥中心提供监控画面。

而第二批起飞,就是装载了红外热感应的无人机们,因为它们从游客中心起飞,经过3号、4号、6号车厢爆炸,几乎损失大半,还有几只随着侦查无人机们后退。

现在不仅不能贸然靠近车厢,不然这些监控画面可能会被炸得丢失……

也不能再起飞一批新的无人机,因为场上爆炸情况尚不明确,乱起飞也只是白白增加警方的资源浪费……

那要怎么确认爆炸物?

舒良策下颚微微收紧,一动不动地站着,呼吸平稳而轻微,眼睛一眨不眨地朝上看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