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7章 “盖聂,我总觉得长夜快回来了。”

大秦历经艰辛统一六国,如今中原只剩下两个种族:九州人和异族。嬴政实现了扫六合统天下,创立了 ** 之后,建立了中国历史上第一个统一的大帝国。从此书同文、车同轨,六国界限不再。嬴政也因这一伟大成就被誉为“千古一帝”。

然而,事件的幕后推手是儒家始祖孔子,他对当时的政治动向必然有所洞察,虽然战争确实残酷,比如降卒被坑杀、家族被满门抄斩等情况存在。不过这些行为是为了防止他们日后反叛,谁能确保所有降兵真心投降,而非怀有异心?

韩非曾在儒家劝说期间明白无误地指出,这些人将联合诸子百家一起对抗秦国。在儒家主导的这起反秦计划中,他们的第一步就是策划军事行动 ** 秦朝。这使得嬴政看到了他深爱的十八公子胡亥的首级,作为父亲,这对他的打击无疑是巨大的;而作为一个 ** ,面对儿子叛变且试图重新掀起战乱时,他只能做出无情回应。

韩非前往儒家之际曾与对方沟通明确,他们不会放弃反抗秦的想法,因为他们觊觎某种永恒力量。准确地说,他们想要复活或重现消失已久的诸子百家中的强者!如果儒学无法抵挡夷陵军队时,就代表着永生秘密的掌控权将易手。这时嬴政会考虑从大秦之外寻找盟友以获得永生的秘密,甚至包括一些远古的种族和部落…这意味着秦朝将四面受敌、面临绝境,而嬴政所做的一切努力也将付诸东流。

在战斗结束之后,部分儒学 ** 仍在负隅抵抗着夷陵军并呼喊圣人的名字寻求帮助,但却没有得到任何神明的响应。于是众人绝望地仰望天空齐声呼喊:“天地不仁!圣人不仁!大儒已入死境!”荀子等人目睹此景深感愧疚,为了对自己的决定负责,选择自刎谢罪。

血雨腥风间,荀子等人的身躯倒下。夷陵军席卷了儒家圣地的一草一木乃至隐藏的角落和秘径,在一片血腥场景下,无数头颅被砍下,幸存者惨死铁蹄之下。片刻间儒家聚集处成为人间炼狱——地上布满了残肢和遗骸,死亡的阴霾弥漫了整座城市…

此时,嬴长夜冷冷下达命令:“烧!”随之而来的是夷陵大军点燃火把,摧毁了存放典籍的文化场所,小圣贤庄陷入一片火海之中。

火光照亮了每个士兵的脸庞,却无法驱散那冷漠与肃穆的气息。

一切如同那巨大的火龙般,远远望去仿佛吞噬了整个桑海之城!这场大火整整燃烧了三昼夜之久……

夷陵军的行动早已让秦国境内的各大江湖势力为之胆寒。他们都极为精明,深知儒家覆灭的真正原因,目睹这场惨烈的结局后,无人敢再心存幻想。整整三天三夜的大火,几乎不留任何尸骸。

他们纷纷警示子孙后代,一定要谨记不可触怒夷陵和大秦。显然,夷陵与大秦关系亲密无间,俨然是保护大秦的存在。

有了夷陵这样一支强大的军队庇护,难道大秦不会千秋万代、代代昌盛吗?

当然,并没有人真的那么愚蠢。放眼现今的大秦境内,除非那些自找麻烦的糊涂人,不然已没有任何势力敢公然反抗大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