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云绞尽脑汁,始终想不出,如何在卢俊义的跟前,带着李逵全身而退。
此刻,他已经抱着必死的决心。
若是他与李逵同归于尽,看在尽职尽责的份上,知县相公应该不会为难他的妻儿。
只是,他的心中,又十分矛盾。
若是他死了,他的妻儿,又该怎么办?
在沂县当都头这些年,他为人太过耿直,得罪了不少人。
自己若在,他们畏惧,不敢怎么样。
若是自己死了,会不会为难他们孤儿寡母……
李云握刀的时候,开始微微颤抖。
卢俊义的建议,让他十分心动。
放了李逵,带上妻儿,同上梁山。
这似乎是最好的办法。
可是,他乃是一县都头,清白之身,又岂可轻易从贼?
就在这个时候,一个声音从卢俊义的队伍中传来“李云哥哥,你这是何苦呢?”
卢俊义身后人马,纷纷让开一条路。
一个熟悉的面容,映入李云的眼帘。
朱富拨开人群,来到跟前“李云哥哥,如今到了此处,又何必执着!不若放了李逵,与我们同上梁山,坐把交椅如何?”
李云回道“若是走了李逵,定叫人知晓,你嫂嫂和侄儿必然受难!”
“兄弟方才来之前,已经去过哥哥家中。”朱富笑道“嫂嫂和侄儿已自有人送去了梁山大寨。朱富此番受嫂嫂之托前来,就怕哥哥执拗,与卢员外争斗,伤了弟兄义气!”
李云闻言,长叹了一口气“罢!罢!闪得我有家难奔,有国难投!只喜得我妻小无事,只得随你们去休!”
说罢,便将手中刀扔在了地上。
卢俊义和朱富见他同意投山,顿时大喜。
慌忙上前,打开了李逵的囚车。
李逵从囚车中跳将出来,伸手便朝旁边衙役兵丁打了过去。
这些衙役兵丁,都是李云的旧识。
李云投奔梁山,本就心中对他们有愧,正准备跟卢俊义求情,放他们离去。
此刻见到李逵行凶,慌忙去挡。
李逵力大无穷,李云用的却是巧劲。
两人拳脚相交,转眼就斗了四五个回合。
方才李云担心路上有失,所以一直催动众人赶路。
李逵在囚车中颠簸,行走得急,十分受罪,便破口大骂起来。
李云嫌他呱噪,便抓了一条破布塞在他嘴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