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不是土木堡之变,大明北方边境也算是固若金汤。”
“就算是土木堡之变之后,大明仍然基本上维持了北方边境两百年的安宁。”
听朱雄英自始至终也没说藩王制度的不好,朱元璋总算稍稍放了点心。
他叹了口气,看着朱标和朱雄英,说道:
“哎,还好允炆那个废物当不了皇帝了,标儿,雄英,你们只要按照咱设计的这套制度搞下去,大明江山永固。”
朱标点点头,谦恭地说:
“父皇教导,儿臣牢记于心。”
没想到朱雄英却撇了撇嘴,说道:
“那是,按照这套制度,不管是藩王,还是文臣武将,造反肯定是不可能的。”
“但也就两三百年吧,大明朝就要被藩王吃垮了。”
朱元璋一听,顿时就怒了。
“胡说八道,我老朱家打下来的江山,自己的子孙占一丁点儿便宜还不行啦?”
“大明六千万人口,难道还养不起咱老朱一家。”
朱雄英笑道:
“在洪武朝,皇室一共只有58人,无论给他们封赏多少,朝廷都是养得起的。”
“四叔的永乐朝,皇室一共也只有127人,四叔对他们大加赏赐,也一点问题都没有。”
“就算是一百年之后,皇室人口也才只有三千人,对庞大的大明王朝来说,仍然是非常非常小的数字,供养起来毫无压力。”
“但是,到两百年之后,这个数字已经猛增到15万人,到明朝末年,这个数字更是达到惊人的20多万人。”
“皇爷爷,您自己算算,按照您制定的皇室待遇标准,20万皇室成员,是不是会吃垮整个大明朝?”
朱元璋万万不敢相信,自己一大家子加起来也才几十人而已,怎么会有20万这么多?
“这不可能,绝对不可能。”
“就算是他们再能生,也不可能有这么多人,你完全就是在胡说八道。”
朱雄英摇摇头,笑道:
“皇爷爷,事实上,在大明所有的皇帝中,您是最能生的,要是所有皇帝都像您一样,这个数字到明末得远远超过100万人。”
朱元璋觉得朱雄英简直是无药可救了,连这点账都算不明白。
他也懒得跟他争论了,指着朱标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