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是,就抗战时期的条件而言,我们能做什么呢?”一位同事疑惑地问道。
“对啊,条件有限,我们个人能力也有限。”另一位同事也表达了自己的担忧。
“即使我们知道如何制造先进的武器,但等到真正制造出来,恐怕战争都结束了。”
面对这样的质疑,张工并不气馁。
他解释道:“那个时代的资源和技术确实有限,但我们拥有现代的知识和视野,这就是我们的优势。
我们可以从改进现有武器和生产工艺入手,比如提升步枪的射击精度和射程,改进手榴弹的爆炸效果,甚至尝试制造简易的迫击炮和地雷。”
他顿了一顿,继续说道:“此外,我们还可以利用当地的资源,如木材、煤炭和铁矿等,来制造简易的坦克和装甲车。
虽然这些车辆的防护和火力可能无法与现代坦克相比,但在那个时代,它们无疑将是战场上的重要武器。
至于飞机,我们可以考虑制造一些简易的滑翔机或轻型飞机,用于侦察和短距离的空中支援。”
这时,一位同事兴奋地插话道:“对啊,坦克其实就是把一门炮焊在一辆车上嘛。我们完全可以尝试制造一些简易坦克。”
另一位同事则提出了不同的看法:“依我看,与其去思考如何在一穷二白的华夏搞出飞机坦克。
还不如想办法搞点医药和副食品去毛熊那边赚点外汇,然后换点卡车和大炮回来。”
张工听后笑了笑,说道:“买确实是一个快速解决问题的方法,但造才能真正提升我们的实力。
我们可以考虑从毛熊那边引进机械机床厂和相关产业的生产线。
至于飞机,其实有一个更简单的选择,那就是旋翼机。”
“旋翼机?”一位同事好奇地问道。
“对,旋翼机。它其实很简单,就算是用卡车的发动机,也能带动它飞起来。
而且,旋翼机的起飞距离短,对跑道的要求也低,非常适合那个时代的战场环境。”张工解释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