几天后,吕华收到了总部的回复。
总部对他的建议表示了高度的认可和赞赏,并决定根据实际情况,逐步推进相关项目的发展。
同时,总部也提出了一些具体的实施计划和步骤,希望吕华能够继续提供宝贵的意见和建议。
吕华看着手中的电报,发现总部选择的相关项目都是军工向的,主要集中在医药和钢铁行业。
对此,吕华也表示理解,毕竟机床及武器制造方面有了他打下的坚实基础,暂时并不需要太多的引进。
至于更进一步的机械制造,一方面投入太大,几百万仅仅是杯水车薪。
另一方面,总部可能认为,我军目前还不具备建立此类制造体系的能力,因此未将其纳入首批项目。
而医药行业则关乎战士们的生命安全,尤其是在战斗频繁、伤病难免的抗战时期,医药的供应和品质至关重要。
钢铁行业更是军事工业的基础,无论是枪械、炮弹还是机床,卡车,大炮的制造,都离不开高质量的钢铁材料。
因此,总部选择从这两个行业入手,无疑是明智之举。
对此,吕华虽然心中认同,但却并不觉得这是最佳的选择。
只因有他在,坦克,以及自行火炮,甚至是战斗机,吕华都有信心能够制造出来。
只要给他足够的材料和时间,他相信自己可以利用在现代那边学习的知识和技术,打造出一支钢铁洪流出来。
于是,他再次向总部提出建议,希望引进一些机械设备附件的生产线,如仪表盘、电线电缆等设备。
这些设备想要从无到有,直接手搓起来难度较大,却又是生产坦克等装备不可或缺的部件。
如果这些设备能进口的话,他凭手搓实现机械化装备量产的进度将会大大增快。
此外,化工石油方面的设备也不可或缺,它们能为部队提供稳定的能源供应。
不过考虑到最近已经进口了一批相关设备,前期应该能够满足需求,因此暂时不急于引进。
对了,还有锻压机,这玩意可是国之重器,能搞的话多搞几台。
化学设备和相关生产线同样必不可少,现在许多玩意的生产都需要涉及化工领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