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深知,虽然自己已无法再像过去那样在阵地战、战壕中冲锋陷阵,但这并不意味着他无法再次踏上战场。

“骑兵!”尚正阳心中默念着这个词,眼中闪烁着坚定的光芒。

他可以利用自己丰富的马术和战斗经验,深入广袤的草原,组建一支强大的骑兵队伍。

然后,他将带领这支队伍重返吕首长的麾下,一同打回老家,收复失地。

老家的沦陷,那是尚正阳一辈子的痛,活着不能见到它的光复,他会抱憾终生的。

于是,尚正阳毅然决然地踏上了前往草原的征程。

他带着一支小队伍,其中包括了几名同样有志于抗战的伤残退役战士,以及一些熟悉草原的向导。

而像尚正阳这样的同志并不在少数,他们都是受到吕华的感召,愿意为了抗战胜利贡献自己的力量。

呼朋唤友,结伴成群地深入了草原,戈壁深处。

这批人具体有多少吕华并不清楚,可仅仅他知晓的就多达数万人。

而他给他们下达的命令却只有一个,那就是活着,活到胜利的那一天。

这件事看似引起了广泛的轰动,但相对于吕华每天需要处理的事情,却只是微不足道的一部分。

此刻的吕华,正在深入对铜覆钢技术进行攻克,打算解决目前整个部队所面临的缺铜困境。

可能许多人不了解铜覆钢技术相较于这个时代的黄铜子弹有什么优势。

举个例子来说,一吨的黄铜大概能生产出来10万发7.92X57MM子弹或15万发7.62X39MM子弹。

若是把制造的技术提升成铜覆钢技术的话,一吨黄铜则能生产出来100万发7.92X57MM子弹或150万发7.62X39MM子弹。

这意味着,使用铜覆钢技术,子弹的生产效率将提高十倍以上!

在战争时期,子弹的消耗量是巨大的,因此,这种技术的提升对于战争的重要性不言而喻。

更重要的是,铜资源在这个时代是相对稀缺的,而钢铁则相对丰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