然而,在实际操作中,达到那样的兵力规模几乎是不可能的。

因此,吕华提出的这套编号系统完全能够满足我军在未来很长一段时间内的发展需求。

吕华之所以提出这样的建议,主要是考虑到随着晋州大地的光复。

特别是大原城的收复,我军已经拥有了广阔的根据地和丰富的人口与人才资源。

再加上高精度精密加工机床的研制成功,我军的军工体系得以迅速发展。

就目前而言,我们的军工产能已经达到了每月能够武装一个步兵师的规模。

没错,就是步兵师。

吕华的建议非常具有前瞻性,上级也大部分采纳了他的意见,但同时也进行了一些调整。

主要是将编制级别修改为总部、纵队、师、团这样的结构。

这实际上是将吕华原建议中的根据地(军级)改为纵队,纵队级别更名为师。

之所以如此,一方面是大家比较习惯师的称呼,另一方面则是要给那位一点面子。

毕竟,现在双方至少名义上,还是一家人呢,突然冒出来几个军,那不是太打脸了吗?

因此,干脆把根据地叫成纵队好了,反正只是个代号而已,无伤大雅。

确定了部队的具体番号后,接下来的重点就转向了具体的改编工作,以及为师级配备什么样的武器装备了。

关于每个(根据地)纵队划分多少个师,暂时还轮不到吕华操心。

不过,总部鉴于386旅的杰出贡献,已分配了101至120,401至420这四十个师的番号给386旅。

没错,还是386旅。谁让386旅目前威名远扬,全国知名。

因此,虽然在内部386旅已经升级为纵队,但对外依旧叫386旅。

而这次吕华之所以号召李云龙,丁伟等团级,以及部分主力营营长前来大原开会。

就是为了对386旅下属这二十万大军进行重新改编。

除此之外,目前吕华还有一个主要的任务,那就是给师级装备再增加点什么重火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