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0章 信仰坚定的旅长

他轻轻晃动手中的纸张,那些夸大其词的赞颂之语让他颇感尴尬。

“这样自夸,是不是有点太过狂妄自大了?”

他自嘲地笑了笑,“我陈某何德何能,能得到如此高度的颂扬和赞誉?”

这份电报,是386旅在成功拿下晋东南、晋西南以及晋南大部分地区后。

吕华提议再次向全国通电的自夸宣言,以及再次发布的招贤令!

这份电报以旅长的视角自豪地展现了386旅的辉煌成就和发展轨迹。

通过数千字的细腻叙述,生动地描绘了386旅在旅长引领下不断壮大的历程。

电报中,386旅被赞誉为精锐之师,更是被视为华夏抗战胜利的希望之光。

而吕华之所以要这么做,其实也是不得已而为之。

只因,伴随着晋东南,甚至晋南等广大地区的光复,这些地方民生,经济问题也不得不考虑起来。

当然,这些还都是次要的。

最主要的是,吕华想利用这些新光复地区的资源,把八路军的军工体系搭建起来。

使之能在脱离自己之后,也能健康地发展起来。

而想要实现这点,除了需要技术跟原材料这些吕华有能力解决的问题之外,还需要大批量的专业人才!!!

然而,这方面却是他力所不及的,因此他只能选择通过大力宣传来吸引外界的人才加入。

吕华明白,只有让外界看到华夏的希望聚焦在晋州大地,聚焦在386旅。

才能吸引全国,乃至全球的华人华侨人才纷至沓来。

这样,才能共同构建起华夏的军工体系,从而加速抗战的胜利。

吕华之所以要这么做,是因为他坚信“众人拾柴火焰高”的道理。

打个比方,倘若他自己想要手搓一条坦克生产线直到量产的话,最快估计也需要三四个月,甚至半年的时间。

可要是有了爱国人士的帮助,特别是海外华人华侨的协助。

他们能从海外引进一批技术或者生产线的话,这个时间自然就能大大缩短。

当然,生产线还是次要的,八路军现在最缺的依旧是人才,人才,还是人才!

可想要吸引这些人才,那就必须把386旅打造成精锐中的精锐,王牌中的王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