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今看来,效果的确挺不错。

众团长虽然有些心不甘情不愿的,但却也都以大局为重。

最终,386旅目前下辖的七个团,都被改编成了3000人的大团,实现了编制的标准化。

其中,警卫团、新一团、新三团全面换装40式新装备。

具体来说,每个团都配备了1800支40式半自动步枪、300支40式冲锋枪、90挺40式轻机枪和60挺40式重机枪。

还装备了90具掷弹筒、50门防空炮、140门迫击炮和6门步兵炮。

防空炮和步兵炮的列装,大大地提升了这三个团的火力和作战能力。

其余的重武器,则被另外四个团平分。

每个团虽然分到的不多,但结合之前的缴获,以及其他团换下来的装备。

都坐拥近百挺轻重机枪,近百掷弹筒,四五十门迫击炮,四门步兵炮,也可以算得上兵强马壮。

唯一比较遗憾的,就是弹药问题了。

虽然每个团都分到了一部分弹药,但跟三个主力团相比,差距不是一星半点的大。

就拿60MM杀伤榴弹来举例,三个新式装备的主力团各分配了多发。

而另外四个团,每个团只给了一千多发,为的就是集中火力办大事!

其他的弹药也基本如此。

除此之外,这几个团新招募的那些新兵,则被留在了泉阳地区。

新编出了一支386旅下属的独立纵队。

至于为什么叫独立纵队,正是吕华建议的。

“反正只是临编部队,名字自然要叫的响亮一点,听起来也更霸气!”

这支独立纵队下设有六个新兵团,每个团大约有两千人。

他们的主要职责是维护泉阳地区的安全与治安,同时负责新兵的训练工作。

为了方便管理与沟通,这些团被依次命名为101团至106团。

在装备方面,这些新兵团主要使用的是主力团更新换代后淘汰下来的老式枪支和弹药。

重火力装备也相对匮乏,每个团仅配备了十几挺轻重机枪和十来门迫击炮与掷弹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