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就是挺进晋中。”旅长重复了一遍,语气坚定。

“我知道这听起来很难,但战争就是这样,需要我们勇敢面对困难。

而且,我们现在的装备和训练水平,已经有了与小鬼子一战的实力。”

他顿了一顿,环顾四周,看着每一位团长的眼睛,继续说道。

“至于具体的作战原因,还是由咱们的吕大厂长给咱们说说。

好让大家更直观的明白,咱们接下来的这一仗该怎么打!又为何要打!”

吕华闻言,微微颔首,终于放下了手中的零件,随意地拍了拍手走了过来。

“在讲为什么要打晋中之前,我先给大家说说。

咱们兵工厂目前的巅峰产量和实际产量,以及咱们厂每个月能生产的装备总数吧!”

吕华走到墙边,揭开一张布帘,露出后面挂着的一张巨大的生产进度表。

“大家看这里。”他指着表格详细解释。

“目前,紫云山兵工厂在全力运转下,理论上每月可以生产出以下装备:

40半支,或40冲6000把,或轻机枪400挺,或重机枪200架。

请注意,列举出来的产量,是单独生产一种枪械的最大值。

也就是说,如果我们决定全力生产40半,那么一个月就能产出支,但这样其他枪械的产出就是零了。”

吕华的话让众人纷纷点头,他们明白生产总是有限的,需要有所取舍。

“枪炮方面,掷弹筒的月产量上限120具,20MM防空炮的月产量上限600门。

60MM迫击炮的月产量上限300门,75MM步兵炮月产量上限30门。”

“弹药方面,理论上,目前我紫云山兵工厂的最大产能为:

两种型号子弹270万发,两用手榴弹15万枚,20MM防空炮弹40万发,60MM杀伤榴弹3万发,75MM杀伤榴弹1.2万发。”

在场众团长听到这个产量后,无一不感到震撼。

这些数字,在他们听来,如同天文数字一般,远远超出了他们的想象。

孔捷更是瞪大了眼睛,难以置信地盯着吕华,仿佛在确认自己是否听错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