毕竟,这位可是能徒手搓机床的神人。
是八路,乃至整个华夏都不可或缺的宝贵人才。
也绝对会成为未来又一棵难以撼动的常青树。
得到了吕华的承诺,王志勇满心欢喜地离开了。
而吕华上头没有了束缚,接下来的一星期他一刻都未曾离开紫云谷。
他如同着魔一般,全神贯注地投入到第一条迫击炮生产线的搭建中来,几乎是废寝忘食。
“叮叮当!叮叮当!叮叮当当!”
在这一个星期里,铁匠铺的打铁声几乎从未断绝,激励着紫云谷中的每一个人。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在大家的共同努力,以及吕华提供的水泥配方的参与下。
各种厂房和仓库仅用了一个星期就如同雨后春笋般拔地而起。
而吕华也在这一个星期的努力下,终于把制造第一座炼钢高炉所需要的所有零件给铸造完毕。
没错,是第一座炼钢高炉,而并非第一条迫击炮生产线所需机床的零件。
之所以会如此南辕北辙,是因为吕华在手搓大型多功能镗床的过程中遇到了难以跨越的困境。
那就是大型高精度零件锻造过程中受力不均匀,而造成的强度不一,进而产生的零部件不合格。
这也让吕华意识到。
想要成功制造出大型多功能镗床,进而搭建起迫击炮生产线,必须先解决钢材质量的问题。
于是乎,这一个星期吕华在现代那边不得不开始废寝忘食地学习高炉炼钢的知识。
回到抗战年代,他则带领着兵工厂的战士们,开始尝试着搭建炼钢高炉。
战士们主要负责土木工程方面的作业。
而吕华则负责搭建高炉的过程中所用到的各种钢材零部件。
这些零部件的精度要求虽然不算太高。
但在这个没有现代化的加工设备的时代。
吕华只能依靠自己的双手和简单的工具,一点一点地打磨、调整。
幸好他是一台机器人,不然绝对不可能在短短一星期内把所有零部件打造完毕。
彻底完工后,吕华便开始了最后的安装及试生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