汾阳路的海关学院搬迁还没有确定下来,虽然趁着暑假,学校已经整体都搬去了新校区。
但是原址还没交还,就算交还了十分能顺利的放出市场允许私人购买也还不确定。
所以看房大业也还是要继续,现在还没有购房中介,除了自己打听的笨办法,也就只有托人放出风声这一个方法了。
还有就是现在开始每天都争取去襄阳公园,早上和老爷子一起练功,上午去老爷子家趁此机会再多学些老爷子的本事,简单的把脉、心理学的知识也要开始学起来,技多不压身啊。
两世为人,老爷子算是自己现在能亲密接触到的最高层次的人了,师父对自己也是真的好,过几年师父去国外和子女团聚后,就没有那么多时间了,好好把握机会才是真理。
还有姐姐的留学深造不知道考虑的如何了,如果决定去留学,一系列的手续也要开始办起来了。
书法绘画摄影的学习也不能放下,去外地写生和父母顺便一起去旅游是一个不错的计划。
到了家和老爸老妈说了下,魏主编的邀请,果然父母欣喜之余更多的还是尊重了自己的决定。
对于想多享受几年学生生涯的决定也非常支持。
没必要那么快的告别学生时代。
随即老妈拿出一叠信纸,上面密密麻麻的写满了一些地址和联系方式,将其交给儿子说:
“那这些就是我收集到要卖的洋房的资料和联系方式,有些又电话的你可以方便电话联系,有些没有电话就要劳烦你亲自去走一趟了。早点看完早点买了,这里我是真待不下去了。”
无奈接过资料的王永中,翻看着这些地址资料,发现绝大多数都是在当初划定的那些范围内。唯一例外的是有一栋在树人公园附近的三层洋房面积,便问道:
“老妈,这宏口的房子是怎么回事,地段不算太好,哪里来的?你看兴趣?”
“哦,这个啊,这是我一个小姐妹给我的,她家住那里附近,那里有一套很整齐的独栋洋房带院子的各方面都不错,听说价格也不贵。我想反正我们也不是只能买一套,那里靠近公园也算不错的地方,可以考虑下的。”
王永中不置可否,把资料放在一边,看起了其他的来。
很多都只有一个地址,和房主的姓名,连面积价格都没有,看来任重道远啊。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