掏出古籍书店买回来的,柳公权《玄秘塔》字帖。静静心心滴水研墨。
一笔一划的临摹起来。
《玄秘塔碑》全称《唐故左街僧录内供奉三教谈论引驾大德安国寺上座赐紫大达法师玄秘塔碑铭并序》。
刻于公元841年,唐会昌元年。
是柳公权六十四岁时所书,书体端正瘦长,笔力挺拔矫健,行间气脉流贯,顾盼神飞,全碑无一懈笔。以方取势,引筋入骨,或以为筋骨特露,虽遒媚劲健,然晋法至此大变矣。
了解书法的都知道颜筋柳骨,这柳骨一般来说是适合初学者学习与启蒙的。
上一世,王永中在老爸的带动下,也三天打鱼两天晒网的学习过一段时间。
但他哪能控制的好自己的情绪,去学这些需要静心静气的书法。
所以,理论知识十分丰富,实际操作一塌糊涂,硬笔软笔都没有任何过人之处。
重来一次,书法已经不是单纯的艺术与爱好了,现在起到一个辅助治疗的作用。
再加上重生回来40多岁大叔的成熟心性,静下心来,不管是治疗也好,爱好也好,总是要好好学下去。
果然是适合初学者啊。
用笔、结体都有着鲜明特征,用笔以方笔为主,起笔和转折的地方形态方整、干净利落,收笔时顿挫清晰,笔笔中锋,劲健而挺拔。
落笔收笔交代清楚,多数中锋运笔,没有人指导,自己也能估摸着学习下去。
一个小时就这样过去,才短短的写了几十个字,结束于其出家之雄乎。
看着自己的大作,笔力是雄健的,笔画是方正的,结合起来是幼稚的。
越看越难看,好歹后世40几年中国字写下来,原来写了个寂寞。
越看越气,越看情绪越激动。刚才安安心心一个小时一笔一划调理平静的心情,顿时崩坏。
擦擦擦,桌上的几张大作,撕得粉碎。抄起砚台就往地上砸去。
一方好好的初学者砚台,伴着残余墨汁,四分五裂的散落一地。
“小祖宗啊,你发什么神经啊?不对不对,小中小中,我们慢慢来,不要激动,不要激动。来和妈妈说说,你怎么了。”
老妈听到屋内动静,放下手上洗了一半的蔬菜,抹着手进的屋来。一看这满地满桌的事故现场,第一反应先是准备发飙。转眼想到医生的嘱咐,立马轻言轻语,以安抚为主。
果然效果有一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