结果愿意盖大棚的人只占全村的1/3,公账上能动用的钱才九百多块,这点钱确实有点寒酸只够盖三栋大棚的,村长又把愿意盖大棚的人家召集起来发动大家集资,以股份的形式分配最终利润。
沈微作为发起者自然集资最多,直接入股八百元,其实可以入股更多的,但自己的钱都是卖肥皂得来的,如果被人追究起来钱的来路根本没法解释,只能忍痛少投一点,等以后扩建的时候在追加投资。
村长,会计和二队长每人入股一百元,其他村民有的入股十元,有的入股几十元多少不等,最终凑了两千五百元。
沈微占股最多有33.6%,村长,会计和二队长每人占股5.6%,几人已经占股大棚投资的一半,掌握着绝对话语权。
接下来就是一年中最忙的季节——秋收,除了捕鱼队以外,无论男女老少都要参与到秋收之中,就连沈微在卖鱼回来以后也要到田里帮着收粮食。
接近半个月的抢收终于颗粒归仓,接下来就是交公粮,分粮食了。
“微微,这些天累坏了吧!多吃点肉补补。”顾长青一如既往的贴心,把烀得软烂的肘子肉夹给沈微。
“给婶子的留出来来了吗?”沈微没着急吃,先问了一句。
“留了,我放厨房了,等晚一点我就给娘送去。”顾长青又夹一块瘦肉给沈微。
“今天早上张主任跟我说大棚膜的事已经有着落了,他一个战友在市供销社工作,给咱们留了八个大棚的棚膜,明早咱们送完鱼直接开车去市里拉回来就行。”
在沈微各种糖衣炮弹的轰炸之下,张主任已经把沈微当成了最好的朋友,很多沈微需要的紧俏东西都是张主任帮着买来的。
以前做肥皂需要自制碱水,费工又费力,而且到了冬季也没办法弄河蚌,沈微以为到了冬天这个营生就干不了了呢!多亏了张主任帮她买到了火碱,不仅全年都可以生产肥皂,而且肥皂的品质更高,沈微还把买来的香水掺到肥皂里,就做成了香喷喷的香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