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崇年岛这边跟你们金门岛不一样,你们金门岛是有多个村子,在崇年岛这边,主要就是一个村,叫平凡村。”
“这个平凡村,有整个岛屿一半以上的人口。”
“那这个,跟刚刚那一批械斗的人有什么联系?”
“刚刚那批械斗的人里面,有一批,是站在平凡村公社那边的,有一批则是站在大队那边的。”
“啊?”
崔兴有些不解,一个村的公社和大队,不应该是齐心协力的吗?
怎么到了平凡村这里,反而是互相矛盾了。
魏大夫看到崔兴脸上的那一抹疑惑,便一边走一边详细地介绍。
在魏大夫的介绍里,崔兴方才明白事情的始末。
原来平凡村的公社,以沈世昌为主,他们希望把崇年岛和其他的村一起联合起来,既搞旅游又要搞鱼货,以及打猎。
多角度发展,顺便把岛上的一些优秀学生,输送到运城市进行教育,后面反哺家乡。
以董一舟为首的大队,则是不赞同这个方案。
他们认为,岛屿就应该自给自足,把他们崇年岛的旅游特色发挥到极致,没必要联合其他的村子。
就连他们村里面的孩子,也没必要弄到运城市或者其他地方去,就在他们村里教育即可。
这两波人马的观点对峙了起来,其实不光光是他们这个村子里的对峙,还是整个崇年岛的对峙。
因为崇年岛有一半的村子,站在平凡村公社这边,一半的村子,站在平凡村大队这边。
崔兴听到这里,立马想起了两个词,像公社那边,就是主动向外寻求,多角度发展。
像大队这边,就是闭关自守,靠着自己的旅游优势,去维持自身的发展。
很明显,后者是趋于下风,只是因为后者那边的人数比公社那边的多,而且这边的人都是些老顽固,这批人是岛屿的元老,话语量不轻。
这一代老人家,传统观念比较严重,支持那种自给自足的生活,不支持向外扩张,所以时不时爆发点矛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