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的,你也知道这家企业?”陈家俊有点好奇。
“在本省,只有两家汽车制造企业,其中一个在省会城市,另一个在县级市,猜都能猜出来。”杜鹃不愧是记者出身,掌握资讯能力很强。
“逻辑分析能力很强,推理很到位,想必在学校也是学霸吧?”陈家俊拍了杜鹃的马屁。
“学霸谈不上,在学校倒是经常参加各种辩论比赛,获得过一些荣誉。”杜鹃说得不疼不痒。
“你是哪个学校的?”陈家俊对毕业前同城各大学之间的辩论大赛尤为关注。
辩论大赛的赛场上,才华横溢的辩手们,无论正方,还是反方,都能熟练地引经据典,巧舌如簧,常常用精妙的论述和独特的见解征服观众和评委,让人叹为观止。
有一年,临校一位身材清瘦、面容姣好、落落大方的女子凭借伶牙俐齿、观点鲜明突出获得“最佳辩手”荣誉称号,成为众多大学生崇拜的偶像,更是男生们的梦中情人。
“我是你们学校隔壁学校的,和你们同一个专业。”杜鹃答道。
不会那么巧吧?难道杜鹃就是当年男生们苦苦追求的那位梦中情人?
陈家俊慢慢复盘记忆,一点一滴地往前推,从音容笑貌和谈吐等对号入座,惊人地发现,杜鹃果真是那一年的“最佳辩手”,超群绝伦。
“你是不是获得过‘最佳辩手’?”陈家俊要验证正确答案。
“得过,有一年的初赛、复赛、决赛的‘最佳辩手’都是我。”杜鹃回忆起自己的二八年华,脸上洋溢着青春的光彩。
果真是她,那年的杜鹃就像明星一样,无论走到哪里都会引起男生们的一片骚乱,风光无限,鹤立鸡群。
“你是怎么练就能言善辩、口若悬河的?”陈家俊向杜鹃取经。
“我并没有刻意去练习口才,而是在日常生活中,无论写作、讲话都要注重逻辑严谨,滴水不漏,不能有破绽,露出马脚,不给别人抓住你说话漏洞的突破口,要边说边思考,严防死守。”杜鹃认真地向陈家俊传授她的经验。
“难道你都没有词穷的时候?”陈家俊不相信杜鹃每时每刻都能这么清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