逛人才市场的大多是应届毕业生,一张张青涩的脸上写满无限的期待,满怀着对未来的憧憬和对工作的渴望。
人才市场内,人声鼎沸,各式各样的招聘摊位鳞次栉比。
招聘最多岗位的是“业务员”,门槛低,提成高,却鲜有求职者问津。
被围得水泄不通的招聘摊位,往往有“办公室文员”的招聘岗位,除了女孩子,男孩也加入竞争行列,很难理解,这样的岗位竟然让年轻人如此趋之若鹜、垂涎欲滴。
看来,喜欢在室内吹空调的人,远超过愿意在户外奔跑的人。
力求安逸、收入少也不在乎的人,多过敢于挑战收入不稳定、但整体收入高的人。
时下,正是大学生毕业找工作的黄金时间,人才市场成为最残酷的竞争第一线。
每一家招聘摊位前都宛如一个战场,人潮汹涌,求职者们手持着精心准备的各式各样简历,眼中喷射出着期待与不安的光芒,十分渴望得到招聘单位工作人员的肯定。
陈家俊往返在大大小小的招聘摊位之间,如同一只无头苍蝇。
偶尔停下脚步,却又因为招聘方苛刻的条件要求或是自己对岗位不感兴趣,而匆忙离开,继续搜寻下一个合适的机会。
人才市场内虽然有空调开放,但人实在太多,摩肩接踵,密不透风,陈家俊额头上渗出很多细密的汗珠,身上更是汗如雨注,精心穿着的白衬衫也湿透了,紧紧地贴在健硕的躯体上,八块腹肌若隐若现。
紧紧握在手中的简历,已经从最初的崭新整洁,变成褶皱如壑,仿佛一位饱经风霜老人的脸。
每次有机会递交一次简历,就像是将自己的梦想和希望寄托在了别人手中一样,换回来的却是工作人员不疼不痒的一句:“等通知!”
已经临近中午,场馆外仍然有人群像洪水一样往馆内涌,人声嘈杂,彼此说话不大声,对方根本听不见。
声音已经沙哑的招聘工作人员,还在卖力地向人群推介自己公司的岗位,当咨询人数增多时,却又趾高气昂地摆起谱来:“按条件要求投简历,不符合要求的不要投。”
招聘的单位大部分是第三产业的小单位,有些单位规模也就几个人,和皮包公司差不多,开出的薪酬待遇往往都是有责任底薪,对应聘者有着极强的防备心,甚至有的单位明确试用期没有工资,非常不友好,他们的自信来源于熙熙攘攘的求职者一而再、再而三降低自己的待遇要求。
已经逛完三分之二的招聘摊位,简历才投出去两份,陈家俊坐在人才市场一个弥漫着汗臭味的角落,疲惫不堪地靠在墙上,手里紧紧抓着最后半瓶矿泉水,心中波澜起伏。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周围是同样狼狈疲倦的求职者们,他们的脸上写满了失望和无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