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4章 暗里

日月悬空 没文化的猪 3356 字 10小时前

李治将目光投向站在下方的李义府,只见其神色略显慌张和紧张,额头上甚至已经冒出了一层细汗。李义府赶忙向前一步,躬身行礼后急忙开口解释道:“陛下啊!微臣真的只是一时之间有所疏忽,未能考虑周全,请陛下开恩饶恕微臣这次犯下的过错吧!”

李治看着眼前诚惶诚恐的李义府,心中却是跟明镜一般敞亮。他深知这所谓的“疏忽”不过就是长孙无忌为了袒护李义府而找出来的一个托词而已。然而,李治心里明白自己虽然对长孙无忌这种做法感到不满,但此刻却也不能够表现得太过明显。毕竟若是处理不当,很有可能会在朝堂之上引发一场更为激烈的纷争与动荡。

于是,李治面色一沉,缓缓说道:“李义府啊,此次之事确实是因你的疏忽所导致。但念及你初次担任此重要职务,经验尚浅,暂且饶过你这一回。记住,下不为例!若再有下次类似情况发生,朕定不轻饶!”说完这番话之后,李治又将视线转向了一旁一直沉默不语的长孙无忌。

此时的长孙无忌眉头微皱,显然没有料到皇帝竟然会如此轻易地就放过了李义府。他原本以为凭借着自己在朝中的地位以及与皇帝多年来的交情,即便李治心知肚明这其中的猫腻,也多少会给自己一些面子,不会这般直接地维护李义府。可如今看来,事情似乎并没有按照他预想中的那样发展。尽管心中略有不快,但长孙无忌也知道此时此刻不宜再多做纠缠,只得点了点头应声道:“陛下所言极是,老臣定会对李大人严加教导,以确保日后不再出现此类失误。”

散朝之后,李义府心事重重地走在宫道之上,心中犹如揣着一只受惊的兔子般忐忑不安。他深知此次朝堂上的风波已然引起了长孙无忌的注意,而这位权倾朝野的重臣一旦将目光锁定在自己身上,那后果简直不堪设想。若是自己稍有不慎,恐怕就会如狂风中的烛火一般,随时都有可能被无情地打压下去。

想到此处,李义府额头上不禁渗出一层细密的汗珠,他脚步匆匆地朝着皇帝李治所在之处赶去。待到见到李治时,李义府毫不犹豫地双膝跪地,叩头请罪道:“陛下啊!都是微臣无能,才会在朝堂之上犯下如此过错,不仅未能替陛下分忧解愁,反倒还给陛下您增添了不少麻烦,请陛下责罚微臣吧!”

李治见状,赶忙起身走上前去,伸手轻轻扶起跪在地上的李义府,并和声宽慰道:“爱卿快快请起,此事怪不得你。长孙无忌那帮人向来嚣张跋扈,他们无非就是见不得朕提拔像爱卿这样有真才实学之人罢了。爱卿无需过于担忧,只要你一心一意地做好自己分内之事,朕自然会保你周全,绝不会让那些奸佞小人得逞。”

听到皇帝这番暖心的话语,李义府感动得热泪盈眶,他抬起头来望着李治,眼神之中充满了坚定之色,郑重其事地说道:“多谢陛下对微臣的信任与厚爱,微臣必定肝脑涂地、死而后已,竭尽全力辅佐陛下成就一番大业,绝不辜负陛下对微臣的殷切期望!”说罢,再次向李治深深拜谢。

李治轻轻地拍了拍他的肩膀,语重心长地说道:“爱卿啊,你可要牢牢记住朕对你的期许和信任。朕之所以大力提拔你,正是看重了你出众的才能以及那坚定不移的忠心呐!然而这朝堂之上局势波谲云诡、错综复杂,稍有不慎便可能陷入万劫不复之境。因此,你日后行事定要加倍小心谨慎才好,切不可鲁莽冲动。此外,你还需多多与朕所提拔的其他官员们沟通交流,彼此之间相互帮扶支持,如此方能在这风云变幻的朝局之中站稳脚跟。”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李义府听后,赶忙恭恭敬敬地向李治行了一礼,然后重重地点了点头,表示自己已经将圣上的教诲铭记于心。待退出宫殿之后,他立刻开始暗中积极地联络那些同样受到李治赏识和重用的官员们。

在接下来的日子里,这些被李治提拔起来的官员们时常会找个私密的地方举行聚会。聚会上,众人围坐在一起,面色凝重地共同商讨着如何应对以长孙无忌为首的那帮势力强大的反对派。每个人都各抒己见,纷纷出谋划策,试图找到最为有效的方法来化解当前所面临的种种危机和挑战。

而长孙无忌这边呢,则同样处于紧张忙碌且有条不紊的谋划状态之中。只见他面色凝重地端坐在府中的大堂之上,周围环绕着数位德高望重、经验丰富的老臣们。众人正聚精会神地商讨着应对之策,试图找到一种有效的方法来阻止李治不断培植自身势力的进程。

“唉!如今天子一心一意想要提拔那些出身贫寒的官员,照这样发展下去,咱们这股力量恐怕迟早要被逐步蚕食、弱化啊!”其中一位老臣眉头紧皱,满脸忧虑之色地叹息道。

长孙无忌听闻此言,不禁重重地哼了一声,眼中闪过一丝恼怒之意,愤愤不平地说道:“当今圣上毕竟还年轻气盛,缺乏足够的阅历和判断力,以至于轻易就被那些心怀叵测的奸佞小人们所蛊惑蒙骗,迷失了自己的心性和方向。然而,咱们绝不能就这样眼睁睁地看着局势恶化下去而无所作为,一定要想尽一切办法,让圣上能够认清这些人的真实嘴脸以及险恶用心才行!”

这时,另外一位老臣稍稍沉思片刻之后,忽然眼前一亮,连忙开口提议道:“依我看呐,不如咱们暗中派人去搜罗收集这些官员平日里的种种劣迹和把柄证据。待到时机成熟之际,就在朝堂之上当着满朝文武百官的面将其一一揭露出来。如此一来,圣上就算再怎么偏袒护短,想必也不得不对这些人做出相应的惩处和处置了吧?”

长孙无忌沉思片刻,点头道:“此计可行,你们立刻去办,一定要找到确凿的证据。”

一时间,朝堂上下暗流涌动,李治与长孙无忌之间的较量愈发激烈。李治一面继续暗中培养自己的势力,一面与长孙无忌等人周旋;而长孙无忌则想尽办法打压李治提拔的官员,试图维护自己和老臣们的地位。

在这场权力的博弈中,每一个决策都关乎着朝堂的走向,每一次交锋都暗藏玄机。大唐的朝堂,就像一个巨大的棋局,李治和长孙无忌分别执黑白子,在这棋盘上展开了一场惊心动魄的较量,而李义府等官员则成为了这棋局中的关键棋子,他们的命运,也随着这场博弈的发展而跌宕起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