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1章 东山游记

六子的一生 吸星月 2419 字 6天前

蜿蜒的山间小道上,师徒二人正缓缓前行,气氛有些凝重,小六心中还在思索着东山村的见闻。这时,师父打破了沉默,指着前方一个身影说道:“小六,此人名为文集,是沟壑村的土工。”小六听闻,心中满是疑惑,不禁脱口而出:“师傅,土工可是给人修房子垒墙的工人?”师父微微摇头,神色凝重地解释道:“这土工啊,是村里有人去世,便会被请去给逝者穿衣服的人,这是一份在旁人看来有些忌讳,却也有着其独特意义的职责。”小六眼中闪过一丝惊讶,似懂非懂地应了一声“哦”,目光不由自主地投向那个叫文集的人。

小主,

文集走在前面,身影在阳光的映照下拉出一道长长的影子。他又黑又瘦,六十上下的年纪,岁月的痕迹深深地刻在他粗糙的脸上,那一脸的胡子拉碴仿佛在诉说着生活的艰辛。他身着一身黑色棉衣棉裤,虽款式陈旧朴素,却也干净整洁,头上戴着一顶老式西瓜帽,透着几分古朴与传统。他走路时微微弓着背,身形有些佝偻,步伐也略显蹒跚,小六瞧着他的背影,不知怎的,竟觉得像极了一只拄着拐杖的大老鼠,这想法一冒出来,小六赶忙在心里暗自摇了摇头,觉得这样想似乎有些不尊重。

文集时不时地转过头来,每次开口说话总是以“哎呀”开头,那带着浓郁乡土气息的声音在山间回荡。“哎呀!师傅吃了饭没有?”他关切地问道,声音里透着质朴的热情。没等师父回答,他又自顾自地感叹起来:“哎呀!这两年不好过呀!”话语中满是生活的沧桑与无奈。师父和小六不紧不慢地跟在后面,小六一边听着文集的话,一边仔细地观察着他的一举一动,对于这个刚刚知晓身份的文集,心中的好奇愈发浓烈,脑海中也不断地浮现出关于“土工”这一职业的种种想象,而这段路程,也因为文集的出现,变得更加神秘而令人难忘。

不多时,文集领着小六和师父来到了他的住处。小六的目光好奇地四处打量着,这里是沟壑村大队的东屋,仅有两间,空间逼仄,每间屋子都不足 30 平米。其中一间被文集当作了仓库,推开门,只见里面满满当当,柴火无序地堆叠着,粮食袋子随意地摞在一旁,各种杂物堆积如山,几乎连落脚的地方都没有,空气中弥漫着一股陈旧而混杂的气息。

另一间便是文集的住所。刚一迈进屋内,首先映入小六眼帘的是一张醒目的红色八仙桌和配套的太师椅。那八仙桌和太师椅看起来有些年头了,上面覆盖着一层厚厚的包浆,色泽暗沉,若不仔细端详,还真会以为它们原本就是黑色的。小六忍不住皱起了眉头,心中对这屋子的杂乱和家具的邋遢有些不适。

文集热情地招呼着:“哎呀!程师傅快走,我去给你倒杯热水。”师父和小六缓缓坐下,小六的视线继续在屋内游走。除了那套老旧的桌椅,便是占据了屋子一角的土炕,土炕的边缘已经有些磨损,看得出来使用的年头不短了。屋子的另一侧还摆放着一口大水缸,缸沿上也积着一层灰尘。

环顾四周,垃圾随处可见,墙角处扔着一袋吃了一半的方便面,面饼已经有些发干,碎屑散落一旁。一只瘦骨嶙峋的老鼠在不远处小心翼翼地试探着,时不时地窜出来啃食几口方便面,它的眼睛警惕地盯着屋内的人,稍有动静便准备逃窜。

桌子上更是一片狼藉,除了那层厚厚的包浆,各种杂物凌乱地摆放着。有几支断了笔头的毛笔,笔杆上还沾着干涸的墨渍;几张裁剪过的黄纸皱巴巴地散落着,纸边已经泛黄卷曲;一个破旧的笔筒里胡乱插着几支笔,有的笔尖已经分叉;还有几张旧报纸,上面被写满了密密麻麻、歪歪扭扭的狂草毛笔字,字迹潦草难以辨认,似乎在诉说着主人的心绪不宁。此外,还有一些柏木板随意地靠在桌子腿边,板面也有些斑驳。

小六眉头紧锁,心中暗自思忖:这个人竟然天天生活在这样邋遢杂乱的环境中?当他的目光移到床上那床打着补丁的棉被时,思绪一下子被拉回到了自己小时候。曾经的他,也在艰苦的环境中长大,那些困苦的日子里,一床温暖的棉被都是珍贵的。小六的眼神中闪过一丝落寞,默默地低下了头,心中泛起一阵复杂的情绪,对文集的生活状况既有同情,也有对生活艰辛的感慨。

文集匆匆转身走进里屋,不一会儿,双手小心翼翼地捧着两个一次性纸杯走了出来,脸上挂着憨厚的笑容,嘴里念叨着:“哎呀!程师傅能来我这寒舍,可真是蓬荜生辉啊!这水是在大队的饮水机接的,干净得很,您二位放心喝!”说着,将纸杯轻轻放在小六和师傅面前的八仙桌上,那纸杯上还印着一些简单的花纹,在这简陋的屋子里显得有些突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