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路过宝地,不敢擅自通过。”
“有随身的通关文牒,请求检验放行。”
那国王听了很高兴。
传旨叫宣唐朝圣僧上金銮殿,安放绣墩赐座。
长老独自上殿,先把通关文牒呈上,然后谢恩才敢坐下。
那国王把通关文牒看了一遍,心中喜悦地说道:
“像你们大唐国王有病,能选拔高僧,不躲避路途遥远,来拜我佛取经;寡人这里的和尚,专心只是做贼,败国倾君!”
小主,
三藏听了,合掌说道:
“怎么看出败国倾君?”
国王说道:
“寡人这国家,是西域的上邦,常有四方夷族来朝贡,都是因为国内有个金光寺,寺内有座黄金宝塔,塔上有光芒直冲天际。”
“近来被本寺的贼僧,暗中偷了其中的宝贝,三年没有光芒,外国这两年也不来朝贡,寡人心中痛恨。”
三藏合掌笑道:
“万岁,‘差之毫厘,失之千里’啊。”
“贫僧昨晚到了都城,一进城门,就看见十几个戴着枷锁的和尚。”
“问是什么罪,他们说是金光寺含冤受屈的。”
“于是到寺里仔细审查,更不是本寺僧人干的事:贫僧夜里扫塔,已经抓获了那偷宝的妖贼。”
国王大喜道:
“妖贼在哪里?”
三藏说道:
“现在被小徒锁在金光寺里。”
那国王急忙降下金牌:
“让锦衣卫赶快到金光寺捉拿妖贼来,寡人亲自审问。”
三藏又上奏道:
“万岁,虽然有锦衣卫,还得小徒去才行。”
国王说道:
“高徒在哪里?”
三藏用手指着说道:
“那玉阶旁站着的就是。”
国王看见了,大吃一惊道:
“圣僧如此风姿,高徒怎么是这等相貌?”
孙大圣听见了,高声厉叫道:
“陛下,‘人不可貌相,海水不可斗量。’要是喜欢风姿好的,怎么能捉住妖贼呢?”
国王听了,由惊转喜说道:
“圣僧说得对。朕这里不挑选人才,只要能捉住贼寇找回宝贝放回塔里就行。”
再让驾车的官员准备车盖,叫锦衣卫好好伺候圣僧去捉拿妖贼来。
那驾车的官员立即准备了一顶大轿,一把黄伞,锦衣卫点起校尉,把行者八抬大轿,大声吆喝着道路,直接到了金光寺。
从此惊动了满城的百姓,没有一处没有人不来看圣僧和那妖贼的。
八戒、沙僧听到吆喝声,只以为是国王派来的官员,急忙出来迎接,原来是行者坐在轿上。
呆子当面笑着说道:
“哥哥,你恢复了猴王的身份了!”
行者下了轿,搀着八戒说:
“我怎么恢复了本身?”
八戒说道:
“你打着黄伞,坐着八人轿,这不就是猴王的职分?”
“所以说你恢复了本身。”
行者说道:
“暂且不要取笑。”
于是解下两个妖怪,押着去见国王。
沙僧说道:
“哥哥,也带着小弟沾沾光。”
行者说道:
“你只在这里看守行李、马匹。”
那些戴着枷锁的和尚说道:
“爷爷们都去承受皇恩,等我们在这里看守。”
行者说道:
“既然这样,等我去奏报国王,再来放你们。”
八戒揪着一个妖贼,沙僧揪着一个妖贼,孙大圣依旧坐着轿,摆开头搭,将两个妖怪押到朝堂。
不一会儿,到了白玉阶。对国王说道:
“那妖贼已经捉来了。”
国王于是走下龙床,与唐僧和文武官员,一起看着。
那两个妖怪一个是暴腮乌甲,尖嘴利牙;
一个是滑皮大肚,巨口长须。
虽然是有脚能走,大致是变成的人的模样。
国王问道:
“你们是哪里来的贼怪,是哪里的妖精,几年侵犯我国土,哪一年偷我的宝贝,一共有多少贼徒,都叫什么名字,从实一一招来!”
两个妖怪朝着上面跪下,脖子里血淋淋的,更不知道疼痛。
招供道:
“三载之外,七月初一,
有个万圣龙王,帅领许多亲戚,
住居在本国东南,离此处路有百十。
潭号碧波,山名乱石。
生女多娇,妖娆美色。
招赘一个九头驸马,神通无敌。
他知你塔上珍奇,与龙王合盘做贼,
先下血雨一场,后把舍利偷讫。
见如今照耀龙宫,纵黑夜明如白日。
公主施能,寂寂密密,
又偷了王母灵芝,在潭中温养宝物。
我两个不是贼头,乃龙王差来小卒。
今夜被擒,所供是实。”
“三年之外,七月初一,有个万圣龙王,率领许多亲戚,居住在本国东南,离这里路程有一百多里。”
“潭叫碧波,山叫乱石。”
“生的女儿十分娇美,容貌艳丽。”
“招赘了一个九头驸马,神通广大。”
“他知道您塔上的珍宝奇特,和龙王一起合谋做贼,先下了一场血雨,然后把舍利偷走了。”
“如今在龙宫里照耀,即使黑夜也亮如白昼。”
“公主施展法术,秘密行事,又偷了王母娘娘的灵芝,在潭中温养宝物。”
“我们两个不是贼头,是龙王派来的小卒。”
“今夜被擒,所招供的都是实情。”
国王说道:
“既然已经招供,为什么不供出自己的名字?”
那妖怪说道:
“我叫奔波儿灞,他叫灞波儿奔。”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奔波儿灞是个鲇鱼怪,灞波儿奔是个黑鱼精。”
国王让锦衣卫好好收监。传旨:
“赦免了金光寺众僧,卸掉他们的枷锁,快让光禄寺安排宴席,就在麒麟殿上感谢圣僧抓获贼寇的功劳,商议请圣僧捕捉擒拿贼首。”
光禄寺立刻准备了荤素两种筵席。
国王请唐僧师徒四人上麒麟殿入座。
问道:
“圣僧的尊号?”
唐僧合掌说道:
“贫僧俗家姓陈,法名玄奘。承蒙您赐姓唐,贱号三藏。”
国王又问道:
“圣僧的高徒名号是什么?”
三藏说道:
“小徒都没有号。第一个叫孙悟空,第二个叫猪悟能,第三个叫沙悟净:这是南海观世音菩萨起的名字。”
“因为拜贫僧为师,贫僧又把悟空叫做行者;悟能叫做八戒;悟净叫做和尚。”
国王听完,请三藏坐上席;
孙行者坐在侧首左边的席位;
猪八戒、沙和尚坐在侧首右边的席位。
都是素果、素菜、素茶、素饭。
前面一桌荤的,坐着国王;
下面有一百多桌荤的,坐着文武官员。
众臣谢了君王的恩情,徒弟告了师父的罪过,坐定。
国王举杯,三藏不敢饮酒,他们三个各自接受了安席酒。
下面只听见管弦一起演奏,是教坊司奏乐。
你看八戒放开了吃的胃口,真的是狼吞虎咽,把一桌果菜之类,吃得精光。
不一会儿,添换汤饭又来,又吃得一点不剩。
巡酒的来了,又是杯杯不推辞。
这场筵席,一直欢乐到午后才结束。
三藏谢了丰盛的宴席。国王又挽留说:
“这一桌姑且表示圣僧抓获妖怪的功劳。”
让光禄寺:
“赶快翻桌到建章宫里,再请圣僧定捕捉贼首,取回宝贝放回塔中的计策。”
三藏说道:
“既然要捕捉贼寇取回宝贝,不用再设宴。”
“贫僧等人就此辞别大王,去擒拿妖怪。”
国王不肯,一定要请到建章宫,又吃了一桌。
国王举杯说道:
“哪位圣僧率领众人出兵,降妖捉贼?”
三藏说道:
“让大徒弟孙悟空去。”
大圣拱手应承。
国王说道:
“孙长老既然去,用多少人马?什么时候出城?”
八戒忍不住高声叫道:
“哪里用什么人马!”
“又哪里管什么时辰!”
“趁着现在酒醉饭饱,我和师兄去,手到擒来!”
三藏很高兴地说道:
“八戒这一阵子勤快啊!”
行者说道:
“既然这样,让沙僧师弟保护师父,我两个去。”
那国王说道:
“二位长老既然不用人马,可用兵器?”
八戒笑道:
“你家的兵器,我们用不了。”
“我们兄弟自有随身的武器。”
国王听说,立即拿来大酒杯,为二位长老送行。
孙大圣说道:
“酒不喝了,只让锦衣卫把两个小妖拿来,我们带着他们去做线索。”
国王传旨,立即提出。
二人夹着两个小妖,驾着风,使用法术,直接向东南去了。
哎呀!他们那:
君臣一见面就腾起风雾,才认识师徒是圣僧。
究竟不知道这次去如何擒拿,且听下回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