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9章 好酸呀

隆耀十七年九月二十二日下。”

顾正言从来没想过,听个圣旨会这么催眠。

他都快睡着了。

除了开始那几十个字和他有关,后面几百字全是中书,门下,尚书三省的官员名字。

圣旨流程这块,中书省负责起草诏书,当然,中书省的大佬要是觉得皇帝的旨意不合理,可以进行修改,门下省负责审核,审核不通过,直接驳回,圣旨作废,如果通过,再给尚书省进行执行。

皇帝的圣旨其实也没有那么神圣。

要是中书和门下二省没有通过,那皇帝的圣旨拿去擦屁股都嫌扎人。

这就是为什么说古代是士大夫和皇帝共治天下。

可以说古代发出来的有效圣旨,其实是皇帝和大臣们意见的混合体。

很多时候,中书省要是看圣旨内容不爽,会把圣旨改得面目全非...

要是皇帝执意下一些很蠢的圣旨,那大家都别玩了。

对国家来讲,三省的限制,这当然是好的,这代表政权的完善与严谨。

要是皇帝瞎鸡儿弄一些通圣旨就有效,哪还得了?国家还运不运行了?

顾正言有些受宠若惊,他以为隆耀帝顶多给他一个口谕,类似“小伙子,看好你”之类的,没想到还搞得这么正式。

这天下秀才繁多,有几人能收到加盖了三省印章的圣旨?

魏公公念完圣旨,看向顾正言。

快睡着的顾正言露出一个微笑,张开手道:“谢陛下圣恩,草民接旨。”

魏公公点了点头,把圣旨递给了他。

顾正言接过圣旨,面露满意之色。

有了这圣旨,自己的资本将更雄厚。

魏公公又拿出了一张银票,递给顾正言。

路途遥远,不可能带现银。

顾正言接过银票,点了点头。

这隆耀帝还挺贴心的嘛。

不过就是少了点。

差不多能买一块多厕所那种石头...

接着魏公公又递给了一沓地契房契给顾正言。

顾正言接过一看,眼前一亮。

不错呀,这宅子位于永平西街,临近凌烟湖。

地段好,面积颇大,卖倒是卖不了,但当个临时住宅也不错。

除了这些,两个军卒又抬上来一块匾额。

上面写着:爱喝茶会种茶的读书人

顾正言看着这块匾额,搓了搓手,心里有些激动。

此前他一直想把桑叶茶的规模扩大,但茶叶生意背后也有很多大佬,他只能带着下河村的村民小打小闹,手不敢伸太远。

而且要是走上仕途的话,卖茶的从商举动,肯定会被发现,万一有人看他不爽,捅出他有行商前科,那可就不妙了。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这些隐患,顾正言都考虑过。

但要是有了这块牌子,那就不一样了。

皇帝都表扬自己爱喝茶,爱种茶,虽明面上没有说让自己拿去卖,但乡亲们因自己爱喝茶,所以主动弄点茶给自己,自己不忍乡亲们整日劳累,便用茶换取点银钱,给乡亲们支付工钱,贴补贴补家用,谅谁都不好说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