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三帮忙找的顺路车。”孙少安解释一句。
孙玉厚、少安妈、孙兰香,这时也过来了。
“快回屋,外面冷。”少安妈急忙抱住虎子,招呼田润叶。
“少平,你和兰香去把新窑的火炕烧上。”孙玉厚吩咐。
“知道了。”孙少平拎着大包小包。
孙兰香也帮忙拎着东西。
孙少安带回来不少东西。
有新衣服,有吃的,还有不少白面和棒子面。
进了窑洞。
很暖和。
“快让我看看虎子。”老太太急于抱重孙子。
“奶奶,给你毛巾,还有爸妈的。”田润叶拿出不少毛巾。
“妈,给你做了个新棉袄。”田润叶拿出新衣服,“兰香,这是你的新衣服。”
孙少安跟着说:“少平,你还是穿我的衣服吧。”
布不多,没有给孙少平做新衣服,也没有孙玉厚的。
之前给过老太太新衣服。
所以,孙家的男人,都没啥新衣服。不过,女人都有。
“大哥,你的衣服也挺好的,没有补丁。”孙少平也知足。
“爸,这件大衣,你穿吧,我们兽医站发的,我穿了没几次。”
“我穿了,你穿啥?”孙玉厚担心孙少安没大衣穿。
“我还有,今年站里又发了一件。”
“那行。”孙玉厚看了看大衣,觉得也不错。
“来,少平,兰香,吃奶糖。
奶奶,吃蛋糕。”田润叶又拿出不少吃的。
润叶妈也帮忙收拾,惊讶道:“咋拿回这么多白面?”
“妈,我和少安吃不完,就拿回来了。”润叶解释一句。
“吃不完?那你们年后接着吃啊。”
“家里还有呢,够吃了。”
“那给福堂家分一些?”
“不用,我爸那儿也够吃。”
“咋还有鸡蛋呢?”少安妈翻出了鸡蛋。
“妈,少安说的法子有用。”田润叶接话,说了有人用孙少安的法子,让鸡在冬天也下蛋。
“真有人在鸡窝里烧炉子啊?”少安妈有些惊讶。
之前,孙少安在家也说过,在鸡窝里点个炉子,鸡冬天也能下蛋。
但,少安妈不信,觉得在鸡窝里弄炉子,太麻烦。
“是啊,是那个王大妈,她,我们才能买到鸡蛋。”田润叶解释一下。
“那明年我们也试试。”少安妈这次上心了。
“还有罐头呢?”孙兰香看到了罐头。
“少平,开一瓶橘子罐头,你们分的吃了。”孙少安插话。
“好。”孙少平急忙开了一瓶,倒在碗里,每人分吃一点。
孙玉厚和少安妈推说不喜欢吃,但孙少安逼着他们尝了尝。
反倒是孙少安没吃。
孙少安不喜欢吃甜的,他嫌橘子罐头太甜了。
新窑那边。
孙少安和孙少平过来收拾。
屋里还算干净,少安妈经常过来打扫。
只需要烧上火,把家里烧暖和就行。
哥儿俩忙了一阵。
“少平,小升初考的咋样?”孙少安问。
孙少平什么时候上初中?
这里是倒着算的。
七五年,孙少平上高中。
初中按照两年算,也就是明年,七三年上初中。
“还行。”孙少平颇有自信,觉得考的不错。
“你打算在哪儿上初中?”这个时候,石圪节也有初中了。
孙少平可以在石圪节上,还可以去原西县上。
“我就在石圪节上吧。”
“石圪节也行,方便。”
中午。
孙少安下厨,做了顿好的。
孙少安拿回来一些腊肉,还有不少鸡蛋。
腊肉炒白菜,葱炒鸡蛋。
还蒸了大米。
大米当然也是孙少安拿回来的。
孙玉厚舍不得吃,非让蒸几个高粱馍。
不过,蒸的高粱馍,被孙少安吃了。
孙玉厚被逼着吃了大米。
“真香啊!”孙玉厚忍不住落泪。
虽然孙家条件变好了,但孙玉厚还是一直舍不得吃白面、吃大米,这些都省下让老太太吃。
这次,孙少安带回来不少白面,肯定要让孙玉厚吃次白面馍。
不过,孙玉厚还是没吃几口大米。
孙玉厚宁可饿着,也不吃。
他要省下大米,让老太太吃,让少平、兰香吃。
孙少安劝也没用。
少安妈没办法,只能又给孙玉厚蒸了几个高粱馍。
下午。
孙少安和田润叶,抱着虎子,去了趟田福堂家。
“你们咋回来的?”田福堂问。他也盘算过,孙少安和田润叶怎么回来,觉得孩子太小,回来有些不方便。
田福堂还想着,要不要让田海民开拖拉机,去接孙少安一家三口回来。
“张三帮忙找的顺路车。”
“有顺路车好,要是坐公交车,就太费劲儿了。”公交车人多,人挤人,带着孩子,还有行李,很费劲儿。
“没想坐公交车。我想着,实在不行,就骑自行车回来。”
“骑自行车不行,冻着孩子咋办?我还想着让海民开拖拉机,接你们回来。”
“这倒是好法子。”
“年后你们哪天走?我让海民送你们。”
“初六走,不过,不用送了,王师傅说捎我们回去。”
“那就好,没车也不怕,让海民送你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