例如,着名的“黄花岗七十二烈士”中,就有四十人来自粤省,这使得粤籍的国人党员普遍带有一种“正统”的自豪感,在党内享有独特的地位与尊重。
孙作为国人党的领袖,同样出生于粤省。
从他领导革命以来,身边便逐渐聚集了一批以粤籍为主的忠实追随者。
兴中会成立之初的286名会员中,竟然有271人来自粤省,占比高达90%以上,这一数据生动地反映了粤省在国人党历史中的重要地位与影响。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当时孙所倚重的核心领导干部中,有所谓的“上三”和“下三”之说。
具体而言,“上三”指的是胡汉民、汪填海和廖仲恺这三个人,“下三”则是指朱执信、邓铿和古应芬三人,而这六个人也都是清一色的粤省人。
在国人党的一次重要会议上,由于众多来自粤省的代表听不懂其他省份代表的发言,甚至有人直接提议,应将大会的各项重要报告和决议内容都翻译成粤语,以便大家更好地理解与讨论。
令人惊讶的是,当天主持会议的主席竟然也同意了这一颇为特殊的要求。
因此,在众多粤省大佬的面前,常这位浙省人就显得有些势单力薄了。
对于这一现实,他在这封信中也是颇多抱怨之词。
其实在同盟会初创之时,浙籍成员也有不少人,像是徐锡麟、秋瑾、陶成章、陈其美、章太炎、沈钧儒等人,他们均曾为革命事业抛头颅洒热血。
但遗憾的是,这些人中多数英年早逝,未能形成一股较大的势力。
尤其是常某人的结拜兄长兼大靠山陈其美,正是他一手提携和栽培了常。
可惜,陈其美不幸遭到了袁大头派遣的刺客暗杀,这使得常失去了最坚实的后盾,在党内的支持力量大打折扣。
此后,他不得不更加紧密地追随在孙的身后,甚至在某些艰难时刻,一度萌生了退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