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7章 大宋生产建设兵团

事实上,一旦宋朝经济发展到进入人类社会的下一个阶段,土地不再作为唯一重要的生产要素,自然会有人放弃兼并土地,转向更赚钱或者赚钱效率更高的路径。

当然,这里面有几个前提。

第一个前提条件就是,要引入、推广、大范围种植高产粮食作物,也就是,必须实现用更少的土地可以种出更多粮食的目标。

唯有肚子填饱,人们才会思考进一步发展。

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能够极大地调动百姓的生产积极性,有助于实现这个目标。

第二个前提条件前面说了,就是土地不再是唯一重要的生产要素了,种地也不再是最赚钱的买卖了。

只要能够放开海上贸易,以海南、琉球的特区港口为依托,将大宋的瓷器、丝绸、茶叶等各种特产,转卖至南洋甚至更远的海外,然后将海外的奢侈品带回大宋,卖给大宋的土豪和巨富,这里面的利润,肯定大到难以想象。

国家税收增多,人民也能赚钱。

与其在华夏内部内卷,不如鼓励华夏子民提早走出去。

而且,退一万步说,即便将来蒙古帝国依然不可阻挡地崛起,相信经过几百年的经营,大宋也有足够的实力、足够的海陆双重战略纵深,抵挡蒙元入侵中华。

可以说,这完全是一箭多雕的千年大计。

苏轼一边听一边点头,这些提议,的确很大胆,但好处也是显而易见的。

不止如此,就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宁野还提了几点建议。

特区不仅仅是南边的海南和琉球,其实北边也可以搞。

宁野做过功课,北宋官田主要包括屯田、营田、职田、学田等,其分布主要在北方边境、京畿地区以及南方圩田。

江淮、两浙等地的南方圩田(围湖造田)多为官田,但数量少于北方,这里暂且按下不表。

开封周边有部分官田,用于供应皇室和官僚体系,可以作为京城特区,由赵顼等人直接指挥试验。

更重点的,还在于北方边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