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4章 好日子没了

烽火太行 雾里的烟 1657 字 13天前

可就在这个时候,因为驻守宜昌的军队被抽调了1/3的兵力,位于宜昌的13师团面对华夏军第六战区的施压,扛不住了,直接导致11军被迫从长沙撤军。

要知道,日军在华夏光关内日军就超过100万,就打这么一仗,宜昌就顶不住了,可以想象日军的兵力分布捉襟见肘到了何种地步。

打完津田旅团这一仗,方振华知道,好日子不会再来了。

现在鬼子看待第1纵队,或者说独立团,是以旅、甚至师的眼光来看的。

下次来的,也许就是两个师团了。

可现实是,110师团被打残休整后,鬼子居然安排了第35师团接防。

这就不对了。

110师团好歹还是特设师团,是两个旅团四个步兵联队的编制,多人的兵力。

35师团是今年才编成的纯纯的三单位乙种师团,全师团就三个步兵联队,加上缩编的其他直属部队,人数也就人左右。

这是头铁啊。

可是方振华宁愿相信这是鬼子的烟幕弹,真正的杀招一定在背后。

鬼子越是困难,就越是疯狂。

他们当然希望在正面战场上击败华夏军队,而且一直在努力。

屡次企图打通武汉到广州的路线就是明证。

但是,对于八路军敌后根据地这个最大的心腹大患,也不会放过。

甚至比正面战场更加疯狂。

也就是说后面在方振华面前的战场,越来越难以创造过去的战机了。

鬼子完全可以重兵集结,滚动推进。

那怎么办?

方振华的想法就是“偷梁换柱”,在自己的防区摆出一副迎战的姿态。

但是实际上部队去配合其他友军在别的方向寻找机会。

他相信以鬼子目前这种提起裤腰露出脚的兵力,一定有破绽可寻。

虽然鬼子也不是傻瓜,这样的破绽可能越来越少见。

唯一的问题是,对于南路386旅防区的情况自己和部队的营连干部已经非常熟悉了。

但是对于北路385旅防区的地形、道路情况,自己跑过,下面的营连干部就一无所知了。

未雨绸缪,纵队指挥部的三人都觉得可以趁着双方都在休整疗伤的时间,把情况全部熟悉一遍。

组织了一下语言,方振华把上述情况详细阐述了一遍。

指挥部里静悄悄的,只有一支支烟头冒着火星和烟雾。

方振华知道,大家都需要消化这些信息。

自己是站在上帝视角看问题的,对鬼子宏观上的情况了解的比谁都清楚。

但是如果要真正成为战斗计划制定的依据,需要说服在座的各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