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为在以后的日子里,总会遇到一些没有经历教导队的家伙转士官。
没有经历过的人转士官其实也没有什么,只要相互之间多学习一下就好了。
问题是,有的人就那么盲目的自信。
总以为自己很牛批,殊不知,自己的声音,自己听到的和别人听到的是不一样的。
就像自己录下自己的声音,再听的话,总是感觉不一样的。
可惜,我们的单位可不容许有电子产品,可没有这个机会去感受。
同样的,不要以为有电子产品,就会有人去开发这个功能。
少,很少!
关于口令的气势这一块,更多的是练习。
看到不同的人下达口令的样子,真的是挺笑话的。
要是不知道怎么发声,怎么下达口令,可以向阅兵的指挥学习啊。
那是非常标准的,包括气势,以及节奏,那把握的是没有任何问题的。
不要不经历练习就以为自己很厉害。
这种人是不存在的。
不练习就跳出来下达口令,虽然是自信了一点,但是这种样子真的很滑稽。
自己表现的很有气势,那也只是感动了自己,别人可不一定感觉到威严和气势。
“立正~”
“立正~”
“稍息!”
“稍息!”
“向右~转!”
“向右~转!”
“……”
口令声在不断的重复着。
声势滔天,可不是没有原因的。
教导队的家伙们,在八百米开完,依然会给人一种气势恢宏的样子。
刚毅的建筑,古朴的大树,郁郁葱葱的山林。
到处都透露着威武霸气的气息。
部队的样子,就是从这里开始的。
这里是摇篮,是士官的摇篮。
也是指挥员的摇篮。
从这里走出去的人都会因为在这里呆过而感到自豪。
不为别的,就是因为自己在这里得到了成长。
关于气势。
自身的气质,是一方面。
另外一点就是口令声。
气质这个东西,那是军人的基本素养,这里每个人都必须接受的训练,不用大家说,每个当兵的人都练,而且都会练好。
但是口令,声音的训练,这个还真不是每个人都练习过。
当兵的群体里大概也就百分之十的人参加过吧。
这个百分之十只是一个概略,或许更多。
关于这个数字没有办法统计。
义务兵这个群体,反正是大部分的人是没有参加过的。
这也是为什么说,当兵只当两年的话没有什么意义。
两年对于很多人来说,学习的东西确实有限。
而且个人的各方面素质提升也确实有限。
而口令声这个项目,有机会的话,大家还是练一下吧。
别和别人吹牛的时候,练个口令都不清楚,沉浸在自己的世界里,自我感觉良好,不要发生这种尴尬。
能提升的话,尽量提升一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