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规模的作战会成为基本样式。
也就是特种作战。
传统的作战战线,前沿,后方将会失去意义。
战役将会全线全空间展开。
作战焦点不规则分布全战场,这是一种飘忽不定的作战。
关于战术这一块大家可以自己参考伟人的着作。
游击战战术,那是时代产物,很有参考价值。
这里就不多说了,说回学习的过程。
作为新时代军人,要做到出其不意,攻其不备。
速度,持久,是军人作战的基本要求。
课程上完。
我们这帮家伙开始离手划分,指手画脚迷迷瞪瞪的相互交流。
这是避免睡着的训练形式。
主要是大家都困了。
此时已经是深夜了。
夜里的凉爽并没有驱散大家的困意。
反而让大家感觉很舒适,总想闭着眼睛休息一下。
但是,这种事情显然是一种训练方式,就是训练大家昼夜连续作战的心理耐受力。
此时还没有看出这种心理耐受力的作用。
在不久的将来会非常明显。
此刻大家主要是在交流。
八个人四张嘴。
一人说一人听。
十六只手,十六个姿势。
思维清晰,精确,动作机敏,干练,要练习军人的当机立断,化险为夷,及时摆脱困境,转危为安。
其实,这些事情,从另外一方面讲也是有弊端的。
毕竟长时间这样,军人的身心会发生长时间的心理应激反应。
影响主要有以下几点。
一,长时间的紧张会使军人内脏器官的功能受到阻抑,导致诸多疾病。
二,导致注意力失调,甚至目瞪口呆,张皇失措,完全失去战斗力。
这是训练中可能会出现的问题。
所以大家在训练的时候,要注意好节奏。
并不是每个人都达到了一定的水平。
除了,心理应激力,心理耐受力,还有炮火的心理承受能力,第四维战场的心理智力。
最主要的是要铸造强大的作战心理模型。
这里一并说了,省的以后再说。
如何铸造心理模型?
一,树立正确的坚定的心理品质。
二,要有信心,敢打必胜的信心。
三,增强相互之间的凝聚力。
四,优化智力结构。
五,发展持久的心理耐力。
六,锻造强大的心理承受能力。
其实这些事情,每一点都可以展开说很多。
在这里只是看到,看到不等于掌握,更多的技能,还得在实践中慢慢去感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