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一尴尬的成绩,让市委书记王启明和市长赵秉毅深感焦虑与无奈。
每次面临经济会议,他们内心的压力如同沉甸甸的巨石,压得他们在每一个决策面前都慎之又慎。
以至于到后来,两人为了避免直面那份难堪与压力,干脆直接委派常务副市长刘政浩前去参会。
这算是变相的逃避吧。
然而,即便选择了回避,王启明和赵秉毅又何尝能真正置身事外呢?
经济发展的滞后犹如一片阴霾,始终笼罩在他们的心头。
他们清楚地知道,在这个以经济建设为核心的大环境下,一个地区如果长期在经济上毫无起色,必然会引发一系列的连锁反应。
民众对于生活水平提升的渴望、城市基础设施建设的需求、就业岗位的供给等诸多问题,都与经济发展紧密相连。
而如今,西海市的现状已经不容乐观,如果再不做出切实有效的改变,那么他们自己的仕途或许也将面临被改变的命运。、
这种压力不仅仅是来自上级的考核与期望,更是源于对这座城市和市民的责任。
西海市拥有着独特的资源优势和地理条件,本应有更好的发展前景,然而却在经济发展的道路上陷入了困境。
市委市政府内部也在不断地反思与探讨,试图寻找突破的方向和方法。
是产业结构不合理?还是缺乏创新的发展思路?亦或是在招商引资、营商环境优化等方面存在不足?这些问题犹如一团乱麻,亟待他们去梳理和解决!
苏静澜也不是没研究过西海市的经济,想要崛起不是一般的难,只能充分挖掘自身潜力,团结带领全市干部群众齐心协力,找准经济发展的新增长点,才有可能逐步扭转当前的不利局面。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不过说来容易,做起来不是一般的难。
听完白为民的汇报,苏静澜缓缓起身,迈着沉稳的步伐走到窗前,静静地凝视着外面的景色,然而她的思绪却早已飘远,脑海中不由自主地浮现出一个人的名字 —— 张扬。
上次田华前来汇报,提及张扬打算让汪巡接任副书记一职,方佳怡担任常务副镇长,苏静澜当时并未点头应允。
毕竟在体制内,人事任免有着既定的规则和程序,张扬虽身为镇长,但尚未担任书记职务,按照常规来说,他仅有建议的权力,像这样关键岗位的人事安排,还轮不到他深度参与决策。
在官场中,镇长如果在干部提拔这件事上 “抢风头”,越过了自己的职权范围,试图主导原本属于书记职责范畴内的人事任免决策,这无疑会打破官场中微妙的权力平衡,引发一系列复杂的矛盾和问题。
从权力架构的角度来看,书记作为地方党组织的一把手,在干部任用方面往往拥有着关键的话语权和决策权,这是基于党组织的领导地位和集体决策机制所赋予的权力。
而镇长主要负责政府的行政事务执行和经济社会发展的具体推动工作。
当镇长插手干部提拔事宜时,首先冲击的是这种既定的权力分配秩序,书记可能会认为自己的权威受到了挑战,进而对镇长产生不满和警惕情绪,两人之间的关系可能会迅速变得紧张起来。
可以说,张扬抢了白为民的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