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孔融吃了一惊,改容道:“老夫初至州中,袁公路入寇之事,却是不知。君可否详告?”
赵云因叙说袁术南征庐江、北侵徐豫二州之事。
孔融怒道:“袁公路窃据大州,只通李郭,不奉天子,又侵吞四邻,此乱贼也。左将军何不讨之?”
赵云道:“左将军欲讨之而力不逮,所以才欲统一事权,集三州之力,积粮草,蓄甲兵,期以三年,再讨乱贼。孔公含怒,可为此事而来?”
孔融道:“然也!左将军虽都督三州,然老夫忝为州牧,自有职权,左将军岂可侵夺?
专为威福,非臣子之道!”
赵云道:“不然!事有缓急,事急可从权。
若政出多头,如何能一统三州之力,不过是一摊散沙而已。
如今朝廷大敌有三,一者关中李郭,二者河北袁绍,三者扬州袁术。
袁绍欲自立天子,又不奉朝廷,乃乱贼无疑,然其势大,故左将军虽败于河间,士兵丧亡,仇深如海,仍与缔盟,以争取发展时间。
李郭跋扈,欺凌天子,左将军常叹息痛恨,椎心泣血,然力不济,亦只能伪与相接。
袁术跋扈不臣,左将军仍不欲动刀兵。
因当今三州之事,蕃植生产乃最大要务。
孔公若必欲与左将军争权,岂非助贼乎?”
孔融瞠目结舌,叹道:“不料君一武将,居然有此见识!
虽未能说服老夫,也足见君之能也!”
因问赵云出身本末。
赵云谈及去袁绍而就公孙,又去公孙而就刘备之事。
孔融赞道:“君从仁政所在,可谓忠义之士矣!
左将军既以仁义自许,近来行事却专为酷烈,君当多加劝谏,勿使其入歧路!”
刘备为彻底混一三州,命令郡守、诸军对盘踞县乡、不服征调、不纳赋税的大姓、豪强,和啸聚山林、水泽的盗贼、黄巾等,严加征剿,多行诛杀,惹得认为当行仁义之道、引盗贼自散的士林清流不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