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李三听傻柱这么说,心里开始有些害怕了。他心里清楚,傻柱可不是好惹的,而且真要闹到派出所,自己那些见不得人的勾当肯定会被查出来,到时候可就吃不了兜着走了。犹豫再三,他终于低下了头,承认是自己干的,还一脸懊悔地说:“傻柱,我错了。都怪我嫉妒你饭馆生意太好,一时糊涂,才做出这种蠢事。你大人有大量,就饶了我这一回吧。” 李三的声音里带着哭腔,他知道自己这次是真的做错了。
傻柱让李三当着众人的面,把饭馆的招牌清理干净,并且张贴道歉声明。李三不敢不从,只好乖乖照做。他拿着刷子,一点点地清理着招牌上的油漆,每一下都像是在为自己的错误赎罪。周围的人都在一旁看着,指指点点,李三的脸涨得通红,羞愧难当。这件事情解决后,傻柱的饭馆又逐渐恢复了往日的热闹,食客们依旧络绎不绝。
然而,四合院里秦京茹和秦淮茹的矛盾却像滚雪球一样,越来越深。秦京茹觉得秦淮茹不帮她,就是看不起她,心里的怨恨与日俱增。而秦淮茹则觉得自己已经尽力,秦京茹却不理解她,心里也满是委屈。两人见面时,不再像以前那样热情地打招呼,甚至还会因为一些鸡毛蒜皮的小事争吵起来。有一次,两人在院子里洗衣服,秦京茹故意把水溅到秦淮茹身上,秦淮茹忍不住指责了几句,两人便你一言我一语地吵了起来,引得邻居们纷纷侧目。
易中海看在眼里,急在心里。他深知邻里之间的和睦至关重要,不能任由这对姐妹的矛盾继续恶化下去。于是,他把秦淮茹和秦京茹叫到一起,找了个安静的角落,语重心长地说:“你们俩可是亲姐妹啊,怎么能因为这点事儿就闹得这么僵呢?有什么话不能好好说?大家都是一家人,抬头不见低头见的。” 易中海的眼神里满是关切和期待。
秦淮茹委屈地说:“一大爷,我是真的帮不上忙,可京茹非觉得我是故意的。我为这事儿也愁得不行,她怎么就不相信我呢?” 秦淮茹说着,眼眶都红了。
秦京茹也不服气:“姐,你就是不想帮我,我都这么求你了。我每天出去找工作,四处碰壁,心里多难受,你却一点都不体谅我。” 秦京茹的声音里带着一丝哽咽。
易中海耐心地劝解:“京茹啊,找工作这事儿急不得,你姐也有难处。她在厂里也就是个普通工人,哪能轻易帮你安排工作呢?秦淮茹,你也多跟京茹解释解释,别让误会越来越深。大家都是为了过日子,和和气气的多好。” 易中海的话语如同一股暖流,缓缓流淌进两人的心里。
在易中海的调解下,两人终于放下了心中的芥蒂,重归于好。她们想起了曾经一起度过的快乐时光,那些相互扶持、相互照顾的日子,心中的怨恨和委屈瞬间消散。两人紧紧相拥,泪水夺眶而出,仿佛要把这段时间的不愉快都一并冲走。
这边四合院里的矛盾刚解决,傻柱的饭馆又迎来了新的挑战。一天,一位自称是美食评论家的人来到饭馆。他穿着一身笔挺的西装,戴着一副金丝眼镜,神情傲慢。他大摇大摆地走进饭馆,点了几道菜后,便开始百般挑剔。一会儿皱着眉头说菜太咸,难以下咽;一会儿又抱怨服务不到位,服务员动作太慢。吃完饭后,他还在网上发布了一篇差评文章,对傻柱的饭馆进行了一番恶意诋毁。文章中用词夸张,把饭馆说得一无是处,什么 “菜品毫无特色,如同嚼蜡”“服务态度恶劣,堪比菜市场” 之类的话语充斥其中。
这篇文章在网上迅速传播开来,像一颗重磅炸弹,在食客们中间掀起了轩然大波。不少原本打算来饭馆吃饭的顾客看到后,都望而却步,饭馆的生意受到了严重影响。原本热闹的饭馆变得冷冷清清,服务员们也都无精打采,脸上写满了担忧。
傻柱和娄晓娥商量后,决定主动联系这位美食评论家,邀请他再次来饭馆品尝,并且保证会改进菜品和服务。他们深知,逃避解决不了问题,只有直面挑战,才能挽回饭馆的声誉。